赫赫反腐战果彰显制度刚性

时间:2014-04-17 13:37   来源:羊城晚报

  近日,新华社记者梳理了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案件查处”栏目的数据并做了分析,结果显示,从2012年12月6日在此栏目通报首条案例至2014年4月11日,一共492天,共有285名领导干部在此期间被通报涉嫌违法违纪行为,平均每周4名。而在中央巡视组完成两轮巡视期间,各地领导干部被查的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共有252人被查,平均每周超过5人。

  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斗争取得赫赫战果,即使有心的记者不去梳理,人们也有目共睹。别的不说,单说被查处的官员中,就有超过20人为省部级官员,厅局级则多至数以百计,处级以下的更是数以千计。如此密集而又如此不留情面地惩处官员队伍中的腐败分子,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在此前是罕见的,可谓深得党心民心,真正是以实际反腐成绩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

  不过,在对腐败深恶痛绝必欲灭此朝食的人看来,此番取得的战果虽然丰硕,但至多只能算是治标,其潜台词是若不致力于治本,腐败就会像韭菜那样割了一茬又长出一茬。所谓治标,一般是指惩治已经或正在发生的官员腐败案件;所谓治本,则一般是指在制度上防治腐败。有意思的是,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中央纪委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这样强调:要深刻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坚持标本兼治,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可见,反腐不是不要治本,而当前的工作重心则正是治标。

  迅速有效地查处腐败案件,虽被一些人视为治标式反腐,但其正面意义和积极价值却不应被低估。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是非常概括而又意味深长的说法,这充分肯定了治标阶段的反腐工作的重要价值。与此同时,口不离反腐要治本的人,很可能对制度反腐也怀有近于理想化的愿望,似乎只要制度健全了,腐败就可以被根除。但事实上,制度的完善并不仅仅意指针对腐败的制度建设,也涉及改革的全面深化。显然,如果不大力推进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只着眼于反腐的制度构建,权力被滥用的机会就不会减少,腐败就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同样,不坚持不懈地反腐,不对腐败保持高压态势,改革的全面深化也不可能顺利推进。

  一些人认为腐败之所以不断滋生,一个重要原因是制度缺失。但实际上,关于防治腐败的制度已不能说少,比如,以前人们常说,多少个文件管不住一张公款大吃大喝的嘴。可见,这方面的制度已叠床架屋,只是都形同稻草人,几无刚性可言。492天的反腐成绩,恰恰激活并彰显了制度的刚性。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公款吃喝已不再有昔日的财大气粗和肆无忌惮。制度的刚性不来源于其完备、完美,而来源于执行制度没有例外,违反制度受到追究之不可避免。在这492天里,大小官员感受到了制度的坚硬,人民群众看到了制度的权威,制度开始恢复久已扫地的名誉。

  对腐败案件和腐败官员的查处,绝不是无意义的数字堆积。如果不对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的腐败案件坚决惩处,尝到“甜头”的腐败分子不会收手,尚未堕落的官员也会蠢蠢欲动,腐败的存量倘不尽可能地加以清空,腐败的增量则会成倍地放大。在此过程中,人们寄予厚望的制度建设,将会受到腐败势力的阻挠和扭曲,林立的制度依然可能只是一些人掌中的玩物,依靠制度反腐就可能成为一句漂亮的空话。(作者滕朝阳是北京青年评论家)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