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曝光了某省一位厅长下基层,问了群众“家里几口人”、“收入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等几个简单问题后,就不知如何继续交流下去。文章里没指名道姓,我们不知道到底是哪个省、哪个厅长,但是,官员与群众之间存在交流和沟通的障碍恐怕不是个别省个别官员的问题。
突然面对一张陌生的面孔,双方都紧张,领导怕自己说得不接地气,群众反感了怎么办;群众呢,怕自己说错了话表错了情,领导不高兴了怎么办。这种紧张是双向的,双方都有一种拘谨,要聊出热情聊出火花来,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很强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松掌握的。领导也有多种型号,有的干起业务来,激情四射,有板有眼,叫他开个座谈会与群众聊一聊,他可能就捉襟见肘了;有的领导说起自己管的一摊子事,游刃有余,你让他突然干别的事,他就变愚钝了。一个闷葫芦领导碰到另一个闷葫芦群众,大家闷在了一起,这种概率不能说没有。
这需要长时间的锻炼,需要不停地磨砺。但另一方面,聊不下去是不是也因为没的聊,无话可说?比如说,可能陪领导太多,下基层太少,在官场中呆久了,你来我往说的都是官话,难免聊起家常来支支吾吾,不知道该从哪聊起,在一种语言体系里呆久了,换一套表达方式自然很不习惯。这种事跟能力有关,更与长时间跟什么样的人呆在一起有关,整天跟领导在一起,自然对领导的喜好了如指掌;难得跟群众热络一回,自然群众关心什么,喜欢什么,也就两眼一抹黑,不知道从何下手。要不然,酒桌上能滔滔不绝,大会上讲话也能引经据典,指导起工作来长篇大论眉飞色舞,怎么一个活生生的人站在你面前,他身上有可能无数的话题,你反倒沉默了呢?
能力的确是个问题,但只要心里装着群众,装着民间的疾苦,就不愁没话说,就不用担心说出的话不被人理解,也永远不用担心没有话题。面对这种冷场,要反思了,你是不是一直把自己当领导,把每一次视察当成了一种慰问和施舍?不仅很少下基层,下了基层也是在走过场,走过场也就罢了,还想着走走秀场,如此,对话有如鸡同鸭讲的感觉,交流有如对牛弹琴就在所难免了,群众不呛你一身唾沫星子已经很给面子了。
与群众的话多话少,跟下基层的时间长不长、效果好不好、群众路线走得踏实与否是成正比的。酒逢知己千杯少,很多时候,正是因为领导经常置身于群众之外,不食人间烟火,群众不清楚领导在干些什么,也不了解领导关心什么在乎什么,不知道值不值得信任,可不可交心,所以听到领导问话才会无话可说,才会嗯嗯啊啊对付两句,或者干脆三缄其口,任你秀去。这算不算是另外一种模式的“话不投机半句多”呢?这种冷场,说到底是没摆正官员和群众的位置,什么时候见过服务人员面对挑剔的顾客无话可说的?
你捧出一颗真心,人家就会回报你一份真情;做一份实事,人家就会回报一份实意。不管是普通人和普通人,还是领导与群众,这都是沟通与交流的不二法门。两只麻雀都能聊得兴高采烈,何况两个大活人?领导未必要跟三教九流都能打成一片,也未必非要炼就一口惊天地泣鬼神的嘴皮子功夫,方显出你领导本色,那样的领导反而不真诚、不可爱、也不可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