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的小美到瑞士读工商管理,留学花费100多万元,回国后找工作,月薪只有2000元左右,“还不够化妆品的钱”,于是“不如在家里”。小美家境优越,父母也不愿意宝贝女儿受委屈,让她随着性子,工作可以慢慢找。后来,小美觉得股市不赚钱,考公务员太难,也都放弃了。这两年,她几乎“专职”忙相亲,父母也仍旧尊重她的选择——“找个好婆家,比一个月赚两三千块钱来得重要。”
这当然是一个很典型的“海龟”变“海带”的故事。若说大学毕业待在家里啃老的故事则更多,而这样的年轻人中,家境好的有,家境一般的有,家境贫寒的也有。不愿出去工作的原因,大抵是现实收入和自我期待的差距较大,而且“上班要看人脸色”,于是干脆待在家里。这当然是个人的选择,假如他们的父母不以为非,别人也不好说什么。但如果是负责任的父母,也该觉出这样下去的风险。
当今就业难是一个普遍的现实,大学生也不例外。不过,能找到工作却主动放弃的,只能说他们是积极的失业者或消极的就业者。大学生早已不是什么天之骄子,一毕业即能找到理想工作的梦想也早已破灭。指望就业有个高起点的收入,不能说是非分之想,事实上,月薪2000元的岗位固然很多,月薪2万的也不少,问题是你看得上高薪岗位,高薪岗位却未必看得上你。几年前看过一个电视短片,一个曾留学新加坡的女生回国找工作,非月薪1万的不干,否则宁可待在家里。节目组就联系了一个这样的岗位,结果呢,连电话也接不好,三言两语就把客户弄丢了。从云端中跌落,才发现自己的真实才干和高薪岗位之间还有不小的距离。
这世上有轻松、体面收入又高的工作吗?或许有,但刚毕业肯定找不到。从月薪2000到月薪2万,实现这样的跨越或许需要5年,或许需要10年,或许永远达不到,但只有投身于工作实践,才有被证明的可能性。坐在家里待价而沽或不失为一种选择,但不工作而能实现自身的增值、而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恐怕不是一件容易想象的事。在家里待的时间久了,最有可能的不是眼高手低,而是手低眼也不高,只剩下自视甚高了。
负责任的父母,自然不应纵容孩子大学毕业后长期宅在家里,为孩子就业失利提供暂时的避风港则无可厚非。当然,如果父母能从小教育孩子勇于竞争、不怕失败,或许就能避免吞咽被啃这颗难言的苦果。一个人在家里待的时间越长,空间越趋于狭窄,思想越趋于保守,精神越趋于苟安,越不愿出门,越不敢面对竞争,越不能承受失败的挫折。而人的一生最可宝贵的是青春,年纪轻轻便心安理得地宅在家里,优游度日,若活剥杜诗,则可谓啃老不知老将至、青春于我如浮云。
末了,说一句也许不是玩笑的玩笑话。当今社会时时处处充满竞争,嫁个高富帅、娶个白富美,貌似要求不高,但或许比找个好工作所面临的竞争更复杂、更激烈。(滕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