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平常见到的吹牛,多是“吹高”,即将成绩数据往高里吹,其实吹牛家族中历来也不乏“吹低”的身影,比如汽车油耗就是。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央视记者近日卧底汽车检测中心,对其进行汽车油耗测试时的作弊行为进行了暗访,内幕触目惊心。汽车生产厂家想将油耗做到多少,对方就可以“帮忙”做到多少。一个个人为制造出来的虚假油耗报告,不仅欺骗了消费者,更是严重干扰甚至误导了国家在汽车行业节能减排的方向。
这一内幕曝光后,想必广大车主有恍然大悟之感。太多的人有过这样的经历:买车时,明明标签上标注的“理论油耗”是每百公里耗油6升,把车开回家后却发现,实际耗油量达到每百公里10升甚至11升。“理论”与“实践”相差如此之巨,令人目瞪口呆。这就如古代的某些婚嫁,男女双方一直未见面,任由媒婆夸说女方如何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及至洞房花烛夜揭开红盖头,才发现与想像中的美人大相径庭。
媒婆吹牛嫁出丑女,娶亲的一方还可以骂几句泄愤,甚至可能克扣“跑路钱”。消费者错买了吹牛吹出来的“低油耗”车,却往往找不到投诉的对象。去店家质疑吧,对方会有千般说辞来搪塞,诸如操作习惯、驾驶技术、路况原因等,更硬的一句话会呛得你找不着北:这是权威机构测定的数据。于是,消费者只能自我安慰:或怀疑自己是司机中的“菜鸟”,有待技术磨炼;或感叹出行路上的红绿灯太多,寄望于今后多抢黄灯、少踩刹车;更多的则是一筹莫展,面对“理论油耗”产生或大或小的心理落差。
实际上,要让消费者拿出足够证据来投诉虚假油耗,也不容易。因为现实中的油耗是经常变化的,在拥堵的市区和在通畅的高速公路上,百公里油耗值相差很大。汽车说明书上标注的油耗即使检测中心没做假,也是在实验室中的理想状态下测出的。而我们的汽车不可能时刻行驶在“理想”之中,只有根据各种工况条件测出综合油耗,才能真实地反映其燃油经济性。因此,要戳破油耗吹牛吹出的肥皂泡,首先应改变测试方法。例如美国环保署2007年以前只测试车辆的城市和高速油耗,从2008年起增加了高速加速、空调和低温(模拟冬季行驶方式)三大全新工况,这种全面的评价方式更接近现实生活,很值得借鉴。
当吹牛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各类“低油耗”的可信度都会大大降低,其所损害的不仅是政府部门的“权威”、公平竞争的环境,更是整个社会的诚信。当前一些检测机构和车企相互勾结做假,其背后无疑是监管的严重缺失。既然消费者对此处于完全的弱势状态,主管部门就更应履行起应有的责任,绝不能对造假行为听之任之;既然第三方检验机构和被检方有可能结成利益共同体,相关部门在制定管理措施时,就更应预见到其中可能出现的漏洞,筑紧藩篱防患未然。
封建时代的“媒婆”,大概是无人对其形成刚性约束的。而我们当今是法治时代,对第三方检验机构的监管应有看得见的刚性力度。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斩断利益链,强化对监管者本身的监督和制约。这离不开行政问责的严格、舆论监督的参与和司法手段的介入。只有三管齐下,刺破厂商吹出的虚假油耗的各色泡泡,才不至于让其浮在空中,干扰购车选择和节能减排的视线。(袁云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