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大东鞋业的一场大火夺走了16条生命。地方政府展开整治行动。排除春节休假时间,差不多一个月不到的工作日,被关停的鞋企4559家,关停出租私房3805家,拆除违法违章及消防安全隐患的建筑26.26万平方米。2月17日,数千中小鞋企业主围在温岭市横峰街道政府门口,抗议政府在火灾后强制关停鞋厂。(2月20日《21世纪经济报道》)
与福建晋江、广东东莞一样,台州温岭也是中国鞋业生产基地之一。以受灾点温岭城北街道为例,鞋业数年来受到上级政府或者行业组织肯定,被授予“浙江省鞋业工业专业区”、“中国鞋类出口基地”、“中国鞋业名城”、“中国鞋类(运动鞋)出口基地”等等称号。然而,伤亡惨重的火灾事故发生后,几乎所有鞋企都被切断了电源,鞋企整治风暴随即开始,核心关键词就是“强制关停”。
确实,这数千家鞋企都是规模很小的作坊式企业,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事实上,类似现象在以细分产业集群为特色的整个江浙地区非常普遍。不仅每个县市都有自己的产业特色,比如义乌的小商品、海宁的皮革等等,很多乡镇也都有自己的产业集群,但大多不是什么大企业。改革开放以来,江浙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正得益于这种“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细分产业集群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那么时至今日,这种相对比较低端、几乎没有进入门槛的自发性产业集群,是否仍旧适合当下的现实?一场大火所带来的究竟是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刻警醒,还是为保住乌纱帽而不惜一切的雷厉风行?更真实的现状,也许是两者兼而有之。
现在的问题是,应该采取怎样的手段,才能在亡羊补牢和因噎废食之间掌握好一个必要的度。强制关停很像是将经营者利益和官员利益完全置于对立的状态,其蛮横粗暴的做法,有卸磨杀驴、过河拆桥的嫌疑。这些被关停的企业,据官方人士称,分别存在消防设施不合格、无证经营、营业场所建筑违章等问题。因此,强制关停的做法似乎合法合理。但这些企业又不是存在一天两天,火灾之前为什么从未严格执法呢?就算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什么不给它们整改的机会,而必须一律关停?
“降门槛”、“简手续”是企业注册登记改革的主旋律,在这样的背景下,温岭强制关停数千家鞋企的做法,显然值得商榷,如此大规模关停不是什么“倒逼转型”,而是权力对企业的直接驱逐。鞋企经营如果有问题那就解决问题,并且给予一定整改期限,这或许要比一刀切的“迅速死亡法”,更少强权色彩,更符合市场原则。(舒圣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