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应猛药去疴,刮骨疗毒

时间:2014-01-16 13:11   来源:广州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三次全会上强调,全党要深刻认识反腐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十八大以来,“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到“反四风”,再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广大党员干部是一场“头脑风暴”;2012年12月至今,14项以作风建设为目的的重要规定、条例,不同方向剑指党政机关开支、官员“隐性福利”以及党员干部工作作风……这些皆可谓“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之举措。据报道,2013年,全国共有18.2万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被处分的县处级以上干部6400多人,比上年同期增长36.3%……这些体现了“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

  十八大以来的党风廉政建设,从高层的认识清醒度、重视程度、调研深入度,到行动敏捷度、治理力度、持久度,再到信息公开度、群众参与度,堪称前所未有。体制内许多人从观望、犹豫到信服,开始告别旧观念、旧思维,逐渐适应新规矩、新作风,公众也从“听其言,观其行”中感受到“言必行,行必果”的变化,并报以支持叫好的态度。

  一颗铁的决心,对腐败采取零容忍态度,像眼睛里容不下沙子;一种铁的手腕,无论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法不容情;一套铁的制度,设计周密,针对性强,高压线式的条例、规定,实现监督全覆盖;一支铁的队伍,用铁的纪律打造的纪检监察队伍;一种铁的恒心,不获全胜不鸣金收兵……只要这几个方面都能硬起来,实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量变是可能的,贪污贿赂、买官卖官、徇私枉法、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等腐败现象亦将会有所收敛。

  然而,经验告诉我们,在反腐败的末端发力,用啄木鸟捉虫子,难以实现从反腐到防腐、从量到质的转化。第一,扬汤止沸,难济于事。腐败现象层出不穷,腐败分子前仆后继,啄木鸟捉虫何时才能将整片森林的虫子捉光?第二,“杀鸡骇猴”的威慑效应也容易出现边际效用递减现象。俗话说,不见棺材不掉泪。人都有侥幸心理,刀没有架到自己脖子上,是不会真害怕的。第三,非制度化的治理手段,往往难以一以贯之。

  腐败治理有几重境界,严律酷刑、铁腕治吏让人不敢贪是一种境界,之上还有:合理制度与严密监督使人不能贪、丰厚待遇使人不必贪、高尚道德使人不愿贪等等。毕竟,惩处不是目的,制度保障与生活保证,辅以价值体现、自我实现,才是腐败治理的根本之道。许多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反腐防腐制度因触及既得利益而阻力重重,难以从纸面落到地面,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就是一例。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月22日召开的中纪委第二次全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下一步,反腐还是要从制度切入,铲除贪腐土壤、减少官员变坏机会,釜底抽薪才能维持长治久安的局面。(练洪洋)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