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有关负责人透露,教育部将探索外语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的改革,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
自上世纪70年代末恢复高考以来,外语从短暂的试考到部分计分之后,一直定格在与语文、数学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外语教学被抬升到如此重要的位置,与我国对外开放等政策之下极度缺乏外语人才相适应。随着30多年的改革开放,当年彰显外语教学重要性的非常规因素,已经淡化,现在已到了调整外语在高考中地位的时候。
外语与语文,均属语言教学课程,但两者使命不同。中学阶段的外语教学,仅止于听说读写技能训练,是为了适应交际交流,属基础能力型教学。在商业化社会环境之下,这种外语教学由社会力量协助承担,一样可以达到很高的水平。而语文的教学使命,除了基础性目标之外,还包含着传承历史、提升文学鉴赏能力、传统文化水平及博雅文化素质等更高的目标。外语教学无论如何重要,也不可能与母语教学的重要性同日而语。以往高考将外语与语文、数学分值同等化,长期来看,既不符合教学规律,也不利于人才选拔。
从技术上看,现行模式下“一考定终身”的两三天高强度多科目考试,不能为外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考核安排充分时间,如此外语高考将助长“哑巴外语”、应试外语。外语退出高考,改由平时多次考核,反而能设计更好的方式考察学生的真实外语水平。
我们说的外语退出高考,不是说外语考试分数在高考总分中消失,而是出于上述技术性原因的考量,外语退出集中考试的几天高考。由于外语的退出,在集中考试期内我们有条件把以前忽视的一些重要人文学科添加到高考科目名单内,这无疑更有利于发现人才,更有利于学生的通才教育。
外语“一年多考”,是高考改革从内容改革向方式改革迈进的重要标志。科学的考试方式是确保考查内容被学生掌握的重要途径,考核方式科学,学生学习才不会误入歧途。(和静钧/作者系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