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处原处长的落马,引发了公众的腐败猜想,让原本就不平静的高考改革争议更加激烈。在许多消息未经证实的情况下,舆论矛头纷纷指向自主招生,认定这是高校腐败的又一个大漏斗。
自2003年诞生以来,自主招生制度一直备受争议,夸张的考题、一降再降的招生门槛,火药味浓烈的高校竞争,时常令自主招生陷入被质疑的境地。这次由腐败猜想触发的公众不满,虽然更加极端,但这种“恨铁不成钢”的情绪宣泄,并非否定教育改革,而是折射出公众对自主招生和教育改革的公平期待。
公平正义是教育的价值基石,也是改革的最大共识。公众的公平焦虑,非但不是改革阻力,反而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动力。作为“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改革尝试,自主招生不能成为制度漏洞引发腐败的牺牲品。改革设计者和教育部门,理应读懂公众对公平正义的期许,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依法规范学校的自主招生,用公开透明、监督制衡的体制机制为教育公平护航。唯有坚持以公平为取向的改革,才是医愈公众焦虑的最佳药剂。(武伟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