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国商务调查”日前发布,在接受调查的1214位中外企业高管中,有90%的高管认为,与中国政府搞好关系对其企业重要或者非常重要,中外企业的情况都一样。有53%的外企宣称,在中国为了维系关系投入的资源比在本国市场多。(见2月25日《中国青年报》)
这个调查结果并不出人意料。在我国一些地方,与政府关系的远近、与具体官员的亲疏,甚至可能决定一些民企的生死。就连做户外广告的小公司,有时也不得不请城管等部门的管理者吃饭,更莫说那些设有给官员送礼、陪官员吃喝的政府公关部的大企业了。请吃或送礼风之炽烈,让那些境外商人或跨国公司在惊讶困惑之余,也不得不入乡随俗。
出现这种怪象,很大程度上源于一些地方官商交织的经商环境,企业请吃送礼,官员用手中权力“还礼”,如给予政策倾斜、资金扶持或项目支持,或在违法违纪时网开一面等等。
去年6月《中国青年报》的一则报道中,香港贸发局一名内地业务拓展总监透露,“在香港做生意很简单,跟官员处好关系并没有用,他们也都害怕你跟他处关系,”在香港无论千万富翁还是穷小子,只要缴纳不到2000元并出示身份证,最快6天后新生意就可开张;除16.5%的利得税外再没任何税种。不擅应酬也并无大碍,“还不用请吃饭”。
在香港,公务员能够按章办事,没有权力寻租空间,是一种无惧、无偏、无私的经商环境;而商人与官员交往过密,双方不仅不能获得特殊照顾或好处,反倒可能引来麻烦。比如在上述报道中,香港一位高级公务员因要求政府项目承包商雇佣其家人而被罚款60万元;另一位产业署要员则因将物业管理合约批给其亲属拥有权益的公司而被判刑两年半。
由此观之,要想使一些地方的经商环境也单纯起来,减轻企业“与政府搞好关系”的成本,使他们轻松经商、踏实赚钱,必须制约和规范官员手中的权力。其实,相关的制度架构,内地都有,但监督和执行却往往打了折扣。
用于同政府打交道的各种非正常支出,使一些企业不堪重负。如果监督到位,能确保官员洁身自好、按章办事,而非用公权为个人谋私利,商人和企业家又何必想方设法“与政府搞好关系”呢?
“与政府搞好关系重要”折射出一些地方经商环境之殇。有论者指出,一个时代或国家,企业家的地位高低如何,只要看当企业家与政府官员在一起时,是站着的,还是坐着的,或是“跪”着的。
在商人、企业主与官员打交道时,清除非正常的关系成本,才能形成最具竞争力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