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有一些人在上班时侃侃而谈,回到家却疲惫懒言;聚会应酬时笑容满面,面对亲友时却麻木冷淡。这些上下班时间判若两人的人群,似乎患上“下班沉默症”,对正常的情感交流避之不及,甚至拒绝亲友的抚慰,进入了交际怪圈。一项调查显示,83.1%的受访者坦言自己不同程度上有“下班沉默症”。(8月9日《中国青年报》)
“下班沉默症”说到底是一种社会互动的缺失,是一种社会交往上的自我封闭。很多时候,亲友之间的社会互动缺的不是客观的沟通渠道,而是主观的交往意愿。在社会互动越来越受重视,交往行为日益频繁的时代背景下,“下班沉默症”却反其道而行之,其“病根”在哪里呢?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通常要扮演好几个角色;既有工作上的职员、同事,也有家庭上的女儿、母亲、妻子,还有社交上的朋友、老乡;每一个角色都要求人们去遵循角色规范、履行角色义务,有可能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感到时间和精力上的紧张和力不从心。在总量一定的情形下,一旦职场过多地消耗和透支了人们的精力,必然会压缩和挤占人们的亲情空间。
名利场也好,是非地也罢,职场里的社会互动以工具关系为主、混合性关系为辅,交往行为的背后往往隐伏着厚重的利益考量。与之相比,亲友之间的社会互动往往以情感为纽带,以满足温情、归属感、安全感等精神需要为目标。然而,工作领域对工具理性的过分推崇,也必然会异化人们的价值观,导致交往行为的功利化和疏离化。
家庭作为心灵的港湾,一直承担着压力释放和情感慰藉的功能。只不过,当我们对家人的关心视而不见的时候,当我们对亲友的交流诉求置若罔闻的时候,我们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建构了一道“心墙”。
因此,消除“下班沉默症”需要从角色紧张和交往异化入手。一方面,用人单位要在劳动者权益保护上多下工夫,加强文化建设,注重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职场人士也要抵御扭曲价值观的侵蚀,防止交往异化,让情感生活回归本位。(杨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