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民族复兴这样一个宏大的命题,简单而机械地用各种经济指标测量,也大大压缩了其丰富的内涵。
据报道,8月3日,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在一个论坛上表示,经过测算,2010年中华民族复兴指数为0.6274,即完成了62%的复兴任务。
用量化指标衡量复兴进度引发广泛争议,“62%”也迅速蹿红,一度成为调侃用词。比如有人说“今天我的健康快乐压力郁闷情绪指数分别是62%”之类……这些调侃直指“复兴指数”——把极其模糊、抽象的概念,用上62%之类的数据,表达出来的不是精确,反而是让人一头雾水!
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很难被量化的,比如爱情、感动、幸福、快乐,如果“民族复兴”可以用指标量化甚至精确到小数点后若干位,那就等于告诉人们,爱情也可以用财富、鲜花、年龄、爱好、门当户对等几个指数量化到小数点后若干位,这可能吗?
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杨宜勇回应说,“监测,是为了更好地监督。没有监测,怎么知道这个目标是不是实现了?”可问题在于,如果这个指标本身的科学性存疑,让人莫衷一是的“62%”又如何能发挥监督作用?这个看起来并不低的数据,和公众的感受存在出入,如果真以此来判定“复兴程度”,搞不好起不到什么监督作用,反而会有误导作用。
据报道,第一份民族复兴指数报告指出2005年是完成46%的复兴任务,但该数字向上汇报时,得到的反馈是低了;这次引发批评之后,杨宜勇又反问记者,“现在呢,62%了,又都说高。你认为合理的数应该是多少?”从这细节可以看出,所谓复兴指数实在有欠严谨,自定标准的同时,难掩一只眼睛朝上看、一只眼睛朝下看公众反应,并准备随时调整的非科学心态。
对于公众的质疑,杨宜勇回应,他们的研究没有花国家一分钱,纯属“业余爱好”。但是,不管有没有浪费国家研究经费,作为拿着政府薪奉的学者,所研究的又是事关“民族复兴”的议题,自然免不了要接受公众监督。
公众当然不能剥夺学者的“业余爱好”,但如果几个专家制定一个数据模型,就得出“62%”的结论并对外发布,这显然把理想目标给庸俗化了。将民族复兴这样一个宏大的命题,简单而机械地用各种经济指标测量,也大大压缩了其丰富的内涵。
民族复兴不仅关系到国家实力的强盛,也关系到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权利、幸福和尊严。民族复兴不是看摩天大楼有多少,不是看城市化率有多高,当然也不可能用钢筋水泥衡量出来。
“民族复兴”是远大目标,能不能用数据去测量,测量的标准又是什么,谁来测量,怎么测量……在这些问题未有广泛共识之前,专家们还是谨慎得出结论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