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榜样永远像平民

时间:2012-06-11 10:18   来源:北京晨报

  “当听到‘赖宁为了搜集作文素材而去捅马蜂窝并亲口品尝’的时候,成都七中学生叶子忍不住笑了”——这是近日发生在四川省弘扬赖宁精神座谈会之前的一幕,最终,这位上世纪80年代的英雄少年的平凡故事,还是打动了这位发笑的高一女生。

  高一女生的笑意思很明确,至少当时她没被这位舍身扑火的少年榜样所感动。这让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道小学语文测验题,要求把以下四句话用关联词连接:“1.李姐姐瘫痪了;2.李姐姐顽强地学习;3.李姐姐学会了多门外语;4.李姐姐学会了针灸”。

  因为我们总是习惯于将楷模的教化细碎在对孩子们的每次指点中,所以,此题的答案一定是:“李姐姐虽然瘫痪了,但顽强地学习,不仅学会了多门外语,而且还学会了针灸”。你会佩服那个李姐姐吗?如果我是小学生,我首先会为她怎么上厕所发愁,这是人之常情呀。虽然这个结果不是教育者要达到的目的,但绝对带着人性的热气和孩子的天真。相反的,答案给出的那种榜样生存方式,会让我或者说使孩子们对她敬而远之。

  结果,有一个孩子写:“虽然李姐姐顽强地学会了针灸和多门外语,可她还是瘫痪了”,甚至还有孩子这样写道:“李姐姐不但学会了外语,还会了针灸,她那么顽强地学习,终于瘫痪了”。不排除这种答案中孩子的玩笑心态,但之所以能对一个堪称楷模的人开玩笑,还是因为这种榜样的塑造没能使孩子真正地感动,甚至引起了孩子们对榜样的心理抵触。道理很简单,这种缺乏生活意味的不平凡是会给人压力的,接受起来也是生硬的,当一个做了不平凡事情的平凡人,经过我们的宣传加工,变成了一个超凡脱俗的楷模时,对接受者来说,就少了人性的温热和真实。

  杭州“平民英雄”吴斌之死,之所以引起社会上那么广泛的关切和敬仰,有那么多素不相识的人为他流泪、送终,就是因为他始终没变的平民身份,和最终也没被烘托得过分高大的真实形象以及他的家人在飞来横祸时表现出的最真实的本分、低调,这一切最本真的东西对每个旁观者都足以产生无声润物的教化效果。虽然之前我们的很多英雄也是出身平民,但总是“官办”多于“民办”,这就使榜样的身上多了权威性,而这,其实远不及人们向善之心的本能力量。(佟彤)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