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九成家庭自有住房”是准确的,是否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出,市场化过度而保障力度不足;同时也说明民间投资渠道有限,居民只能投资房产以抗通胀
日前,西南财经大学和人民银行共同发布《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中国自有住房拥有率高达89.68%,远超世界60%左右的水平,而城市第一套房平均收益率在300%以上。(5月14日《北京晨报》)
几年前经常有人拿“中国住房自有率世界第一”来说事遭遇批评,“住房自有率”与“住房私有率”等概念也被澄清。如今,不再拿“住房自有率”说事,但却拿“自有住房拥有率”来说事,但依然让人想问到底什么是“自有住房拥有率”?
从字面意思来理解,自有住房应该是私人完全所有的住房,但近九成中国家庭拥有私人住房令人生疑。尽管1998年房改之后,拥有自有住房的家庭越来越多,甚至一个家庭拥有多套自有住房,即便这样,近九成家庭拥有自住房也有水分,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甚至可能缺乏可比性。
以北京为例,2010年官方统计显示近三成北京家庭租房住,自有住房家庭怎么可能达近九成呢?尽管其他城市没有类似统计数据,但从全国保障房建设任务和保障压力来看,需要保障和需要租房的家庭显然不止10%。如果2011年中国城市户均拥有住房已经超过1套,为1.22套,多个城市房租就不会持续大涨。
更重要的是,拥有自有住房的家庭,并不是真正拥有、完全拥有。这是因为,在70年房屋产权制度面前,其实我们都是“租客”,只不过租用时间较长而已。因此,“自有住房”更像是一个伪概念,城市户籍居民并不是真正拥有。而且,农村房屋建设在集体土地上,严格地说由于不能脱离土地,房屋不完全属于农民。
另外,很多房产名义上属于居民自有住房,但由于是抵押贷款,也不完全算是自有,如果还不上贷款就变成银行资产了。我们还要意识到,调查城市自有住房家庭,不能忽略外来人口家庭,这是城市人口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城市户籍家庭自有住房拥有率,不能代表城市居民家庭自有房屋拥有率。
尤其是,对很多外出务工的家庭而言,尽管在农村拥有自有住房,但却是空巢,人常年在城市工作,而城市户籍自有房屋拥有率又没有把外来家庭计算在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自有住房拥有率高达89.68%”缺乏实质性意义,而且还很可能会误导决策。
由于各个城市、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不一,各地居民家庭情况不同,笼统地调查、计算自有住房拥有率毫无意义,对楼市宏观调控、居住权益保障起不到什么实际作用。
而且,如此与世界水平比较,可能还缺乏可比性,各国的住房保障水平、居民住房观念、收入水平、市场机制完全不同。比如,法国有6000多万人口,就有1000万人租住在廉租房,法国家庭的自有住房拥有率自然不会很高。
如果说“九成家庭自有住房”是准确的,是否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出,市场化过度而保障力度不足;同时也说明民间投资渠道有限,居民只能投资房产以抗通胀。如果这个数据有意义,那开发商可得赶快降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