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起一周内,成都市曾大幅放松限购政策,将房管局核查购房人资格的手续工作交由开发商,还将限购规定从限制成都市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购房限制由两套提高到四套。据调查,此政策出台前,成都市房管局曾多次深入当地地产企业调研,而今年前10月,成都市中心城区通过招拍挂方式成交住宅类用地仅完成全年计划的57.8%。同比下降21.86%,许多地块以底价出让。(11月23日《21世纪经济报道》)
这个变相放松政策的奥秘在于,只松动成都市地方一级的限购管制,但与之同时,在成都,个人商品房贷款仍由银行独立审核,限购令依旧有效。换句话说,不符合限购信贷政策的成都市民,依旧不能借着短暂的放松政策购买自住房;可以从中获得好处的人,必须满足资金充裕,且具备成都市本市户籍或能以变通方式获得户籍居民代购两项条件——这样的人,叫做炒家。
数据显示,成都市主城区11月14日—20日商品房成交约1700套,较前一周上涨约16%;在新政停止执行前的11月21日成交331套,约是前一日成交量的4.2倍。变相放松政策的效果可见一斑,如果该政策没有撤销,必然将为成都市持续的地产市场注入强心剂,起到拯救开发商、拯救地方土地财政的作用。甚至而言,如果成都“试探底线”得以成功,相信类似做法将迅速在国内实行限购政策的大中城市遍地开花,正在下跌的房价将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拐点,那必然是炒家、开发商们热切盼望的。
目前,成都市的这个变相放松政策已经取消,该市城乡住房管理局11月21日发布新闻稿称,将继续执行原有限购政策。有消息称,成都的做法引起了国家住建部关注,并导致上述政策撤销。但住建部一位分管副司长对记者表示,“住建部并没有派人去叫停”。顺此而言,即便成都市主管部门确实是出于对国家主管部门干预压力的畏惧,进而自行撤销了放松限购的政策,但此事所表现出的地方官员托市、保卫开发商之急切心理,以至于敢于剑走偏锋、对撼调控,理应引起高层重视。严惩“以身试法者”,以震慑为拯救土地财政而同样打算铤而走险的地方官们。(郑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