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于网络爆料,记者就湖南永州上百教师吃空饷事宜实地采访。当记者到零陵区教育局就部分学校吃空饷一事采访胡乃湘局长时,胡称:“空饷吃的是地方财政,不是国家财政,关你记者什么事?公务员吃空饷的更多,你们记者怎么不去关注?”(《三湘都市报》2月15日)
这则新闻有很多有意思的细节,包含着丰富的转型期紊乱社会秩序的信息:教师岗位苦乐不均,待遇报酬地区差别极大;教师和相关人等吃空饷,财政普遍充当冤大头;权力不习惯、不认可监督,遇记者采访要么推诿躲避,要么冷眼相向大放厥词……你听听“关记者什么事”的振振有词的质问吧,简直就是似曾相识的“你打算为谁说话”的翻版;至于“空饷吃的是地方财政”、“公务员吃空饷的更多”,大约也不难听出什么也不怕的蛮横味道来。
胡局长接受采访,尽管话说得不大中听,但客观上还是给记者提了个醒。我看胡局长除了习惯性地敌视记者外,还是话中有话的。胡局长对于所谓教师吃空饷在靡费公帑方面的小巫见大巫,认识很清醒,尤其是那句“公务员吃空饷的更多”意味极深长。胡局长想必还要暗笑记者未经世事未见世面,什么叫教师吃空饷,教师哪有那能耐呢?
谓予不信,请看报道的相关细节吧。表面看起来是教师个体有深造、另谋高就、额外创收之类的欲望,但这又决不是教师个体可以心想事成的。要吃上空饷,地球人都知道有很多先决条件。具体说来,所谓教师吃空饷殊非易事。比如,不向学校交1万多元,就别想转停薪留职之类的脑筋;比如,部分空饷原本就是打着教师的名号,却根本没有教师的份儿,相关经费除了校长大人和财会经办人心领神会之外,谁也不知道去向;又比如,不把校长以及更有实力的上级孝敬好,即使侥幸停薪留职了,最终也不能免于被除名的命运。
记者朋友,教师吃空饷,这命题本身就错了;胡局长接受采访时没有笑出声来,已经十分客气了。与其说是教师吃空饷,不如说是权力吃空饷。况且,即使有个别教师安然地吃上了空饷,但如果规范管理的权力运作得当,如今编制如此紧张,教师哪里还有逃离工作兀自逍遥的能耐呢?胡局长的答记者问根本就差实话实说了:地方财政控制在地方相关掌权人手中,教师也罢、公务员也罢,没有献媚取悦于权力,没有权力的庇护和唆使,空饷这个名词早就消失了。(严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