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助考”何时画上句号

时间:2011-01-18 16:23   来源:新京报

  据报道,吉林四平市有人叫卖研究生入学考试答案和作弊工具,作弊信号可突破考场的无线电屏蔽和干扰设备,考场内确实能收到答案。与网上公布的参考答案相比,作弊者的答案准确率超过7成。(央视1月16日)

  作为一名在校学生,我对于各种各样的“助考”早已见怪不怪,校园里的信息栏经常见到各种各样的助考野广告,就是上个厕所,冷不丁一抬头也会看到,随便在网上一搜索,多如牛毛的助考信息肯定会让你眼花缭乱。至于助考内容,从四六级到考研等几乎无所不包。几乎无一例外的是,每次四六级等结束后,都会传出关于助考作弊的新闻。

  本来,助考、作弊等本应该是一件隐蔽的事,但当下从四六级到考研等,助考的疯狂与公开化令人瞠目,甚至很多学生根本不把助考与作弊当作难以启齿的事情,反而在反复核实相关信息后加入助考作弊的大军。道德不彰,耻感约束乏力,更为重要的是,虽然助考在近年来已经呈现出公开化、产业化、职业化的趋势,但教育等相关部门好像治理手段乏力,在具体的惩治处罚上,也缺乏如《考试法》等可具体依据的严厉法律;对于助考作弊等,相关部门责任划分不清,谁来担责一直无解。如此种种情况,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助考作弊的泛滥。

  面对常见的助考作弊等信息,媒体或政府部门等往往提醒考生,“助考”多为忽悠、不能相信等,这些说辞也往往成了挡箭牌。但央视的曝光却说明,“助考”绝非是无风之浪,纵然有些“助考”是在诈取钱财,但真刀真枪的助考作弊却一直存在。

  助考作弊风气的浓厚,严重危害教育公平,并且对公平公正价值诉求的社会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表面上看,这只是一两次考试,可如此通过考试者将来又会成就什么样的人才?再说,这会吞噬人们对于考试公平公正的信念,产生“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危害社会诚信。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