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住保障房“出口”杜绝以权谋房

时间:2010-10-26 09:12   来源:广州日报

  在全国各地被高房价弄得焦头烂额之际,重庆的“公租房”建设令人耳目一新,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重庆按照“保障归保障、市场归市场”的“双轨制”原则,加大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让中低收入群体“居者有其屋”。

  西谚云:“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天使的翅膀也会停止扇动。”自从与市场有差价的经适房出现之后,权贵染指垂涎的丑闻便源源不绝。像延安276平方米经适房,倒卖一套净赚近20万元,利润如此巨大焉不引来过江之鲫?保障房屡屡落入官员口袋便不足为奇,就连深圳特区,也曾曝出类似丑闻,遑论他处?

  政府用纳税人钱修建、旨在为中低收入阶层提供住房保障的各类保障房被大小权贵鲸吞,物非所用,用非所宜,不但是政治伦理的颠覆,更是社会不公之罪愆,富者更富、穷者更穷的“丛林法则”只会加深彼此的鸿沟与仇视。何况,当政策的执行者都成为高房价的得利者,要他们真心诚意执行中央政策,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无异于与虎谋皮。对此,乐观主义者坚持法治,诉之刑律,斩断黑手;悲观主义者则因噎废食,建言取消保障房,把脏水与孩子一块倒掉。

  近水楼台先得月,权贵觊觎保障房之心不死,重庆的“公租房”建设“亮点”何在?能否解开这个权力魔咒?“重庆新政”无疑让公众看到了一线曙光:其中规定,购买了公租房,不得上市交易,不得转租他人。购买人需要转让的,由政府回购,回购价格为原销售价格加同期银行活期存款利息,不随着房价的上涨而上涨。对此,向来对赞扬惜墨如金的经济学家郎咸平予以高度评价,甚至表示:只有“重庆模式”才能拯救中国房地产。

  只有“重庆模式才能救中国房地产”,这种论调是否确然可信不妨留待时间考证,但打蛇打七寸的“重庆思路”无疑令人眼前一亮,值得嘉尚。如果说,保障房申请资格的确认是从“入口”把关盘查的话,那么,禁止倒卖牟利则是关口后移,从“出口”处筑牢篱笆,用经济手段从源头上打消权势阶层对保障房的非分之想。你可以申请,可以自己租住,但不得转租,更不得在市场上转手谋利,保障房顿时成了炒房者食之无味的鸡肋,谁还愿意挖空心思、不择手段去玩骗购游戏呢?“入口”把关,关口一旦被破,城内立即溃不成军,而死守“出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重庆模式”,其实是新加坡等国家经验的“翻版”。新加坡规定,新的组屋在购买5年之内不得转售,也不能用于商业性经营。在5年内出售,必须到政府机构登记,不得自行在市场上出售。一个家庭只能拥有一套组屋,如果要再购买新组屋,旧组屋必须退回。一些国家则对房屋转让利润课以重税,压缩炒卖的利润空间,从而抑制炒卖冲动。广州俗话有道:“桥唔怕旧,最紧要受”,舶他人成功经验,为我所用,开花结果,何乐而不为?

  如果说对“重庆模式”还有什么疑虑的话,那么执行力最堪忧虞。有法不依,有令不行,种瓜得豆,纵有善政良策,不过徒有虚名。如果“公租房”出让关失守,势必前功尽弃,沦为笑柄。此外,“重庆模式”不应成为孤本,对那些苦苦推求破解保障房困局的其他城市当有启迪作用。

编辑:于斯文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