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胡锦涛提“包容性增长”有何深意

时间:2010-09-21 10:26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9月16日,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交流合作 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包容性增长”是胡锦涛致辞中的一个关键词。

  据悉,“包容性增长”概念最早由亚洲开发银行在2007年首次提出。而中国较早就响应和接受了这一科学理念。国家主席胡锦涛一年中在两次国际公开场合阐述对“包容性增长”的中国式理解,这是对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经济(政治)复杂而严峻形势的一种积极回应。其中最核心的意思就是,中国包容世界(包括某些国家),也希望世界(特别是某些国家)也包容中国。

  那么具体而言,胡锦涛致辞中“包容性增长”究竟有何深意?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表明中国的一贯立场,就是在世界经济交往中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世界各国都面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共同任务,但各国的国情不同,我们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尊重各国根据自己国情选择的发展道路。从根本上说,这也是对一国经济主权的尊重。那种强加于人的做法,是典型的经济霸权的表现。只有各国相互尊重,求同存异,才能实现包容性的发展,是切实可行的做法。

  第二,表明中国的基本态度,就是在世界经济交往中应该坚持扶弱济贫、共同发展的原则。大国对小国,强国对弱国,发展快的国家对发展慢的国家,发展条件好的国家对发展条件差的国家,应该以包容的心态,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地大力扶持和积极援助那些小、弱、慢、差的国家发展经济,不能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快制慢、以好压差。这也是国际人道主义的体现。

  第三,表明中国的“入世”理念,就是在世界经济交往中应该坚持人类文明成果互学互用、共建共享的原则。在各国经济发展中,自然是有的发展好些,有的发展快些,他们的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也是其他国家非常愿意学习和借鉴的。这种情况下,发展好的快的国家就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和开放的胸襟,容许别人学习和借鉴,不能搞垄断主义和保护主义,否则就会成为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障碍和壁垒。

  第四,表明中国的合作方略,就是在世界经济交往中应该坚持促进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协作化的原则。经济全球化把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系起来,成为一个“地球村”、“大家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客观事实。各国都应以包容的心态,正确看待、沉着应对,加强沟通,密切合作,互利共赢,不能盲目排外,搞狭隘的民族主义,影响国际经济合作。

  总之,中国接受和践行“包容性增长”理念,实质上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包容性增长”理念的指引下,通过更深入的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外部条件,同时也为中国对外经济项目顺利发展提供安全保证。

编辑:于斯文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