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大学新生报到,庞大的家长“护送大军”都是一道抢眼的风景,今年一些高校甚至出现了豪华送行“亲友团”。要在新生中寻找独自上学的,一年比一年难。
为了让孩子安全到校,父母陪同孩子一块儿入学报到,背后是家长望子成龙的殷切心情和对孩子的关爱。这一行为本身无可厚非,爱自己的孩子何错之有。父母的爱是最博大、最无私的,他们把关爱、情感都灌注给了儿女,而丝毫不顾及自身的辛劳和艰辛。但一切为孩子考虑,能否真正换来孩子的美好未来,倒值得深思。
不禁想起一篇叫《幼稚园大学》的文章,谈到大学里学生之间不敢深入讨论问题,受伤时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只知道流眼泪;学生很用功,能把课文背得很熟,但却不能回答老师提出的“为什么”。他们20岁,正在接受高等教育,但他们独立处事的能力,却远远低于实际年龄。“幼稚园大学”指的就是这样的大学,学生缺乏独立自主的个性,没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爱之,适足以害之。”古今一理。为人父母者当知,有些爱本身即是一种伤害,对孩子爱得越深,对孩子的伤害就越久。早在90多年前,鲁迅先生就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对家长本位的封建家长制予以了不留情面的理性批判,并主张大人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和独立人格,强烈反对凡事由家长包揽的育人方法。如今的家长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延长的是孩子的心理断乳期,压制的是孩子的精神成人,弱化的正是孩子未来的生存与发展能力。一言以蔽之,家长不恰当的爱,伤害的正是孩子长大的能力。
在这个个性被高度张扬的独生子女时代,每一位家长更要懂得如何克制自己的爱,如何表达自己的爱。扪心自问,父母都希望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在将来没有父母翼护的日子里,孩子也能够独撑一片天空。因而,父母之爱的出发点都应是孩子独立自主能力的养成。做父母的,不要总以为孩子永远“长不大”,该放手时要放手,因为你不可能陪孩子一辈子。放手也是一种爱,更是一种深沉的爱,为的就是让孩子有独自面对世事人情的机会,能够在风雨砥砺中成长。人,总是在磕磕碰碰之中才逐渐长大的。
从更宏观的视野看,我们今天面对着的是如何培养理想的“人”这样一个命题。1936年,爱因斯坦在《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的演讲中,提出了理想的“人”有这样两个层面的内涵:第一,具备独立工作与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二,把为社会服务看做人生的最高目标。爱因斯坦主张“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因为“个人之所以成为个人,以及他的生存之所以有意义,与其说是靠着他个人的力量,不如说是由于他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从生到死,社会都支配着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如何培养理想的“人”?就请从父母开始,从该放手时须放手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