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岂能搞突击

时间:2010-09-16 11:1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十一五”进入收官阶段,由于一些地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增长过快,今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未降反升0.09%,全国有7个地方的单位GDP能耗出现上升。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和迫在眉睫的“大考”,一些省份主要采取行政手段,对钢铁、水泥等高耗能、高排放企业采取限电、停产等措施,全力推进节能降耗指标如期完成。节能减排突击战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

  国家在提出“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时,就明确这是必须完成的目标,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一些地区为什么到了最后几个月大限将至时,才急急忙忙频出狠招?或许,一些地方官员曾经以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保GDP增长才是第一位的,节能减排目标或许会有所松动。现在,他们在节能减排的持续高压态势下,终于意识到了逾越红线的危险。

  这些地方采取“壮士断腕”的措施,虽然决心可嘉,有些做法却值得商榷。个别地区限制居民生活用电,对并没有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及生产设备“一刀切”地限电、停产,就凸显了突击措施的不可持续性。如同下棋一样,布局失当,中盘又不发力,要想在收官阶段扳回局面是相当困难的,往往只能依靠超常规、甚至是不讲棋理的招法。

  这些措施短期内会有明显的效果,但“大考”之后又会怎样,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是否会迅速反弹?这是很多人的疑问。回顾中国的环保历程,上世纪90年代,从淮河治污“零点行动”到太湖治污“零点行动”,运动式环保执法短期效果显著,过后都有虎头蛇尾之嫌。因此,我们更希望看到,节能减排成为一场持久战、攻坚战,而不是突击战、闪电战。

  我国已经明确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十二五”期间国家的节能减排指标会更加严格,任务会更加繁重,这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完成当前和未来几年节能减排的艰巨任务,需要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这其中,考核评价的“指挥棒”尤为重要。

  目前,有关部门已经制订了比较具体的考核实施办法,将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关键在于,这样的考核评价不仅要有五年一次的期末“大考”,还要加强平时的“小考”和“中考”,将每次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只有这样,才能促使领导干部和企业负责人把功夫下在平时,而不是临时突击。

编辑:于斯文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