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入园难”系列报道值得期待

时间:2010-07-27 07:53   来源:红网

  读了7月26日《新京报》刊登的文章《幼儿园成权力部门福利 政策倾斜令公益性渐失》后,我感到既振奋,又沉重。
  
  我振奋的原因在于:“入园难”早已成为一个万众瞩目的民生话题,以至于温家宝总理在7月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都不得不针对这一问题做出指示;曾经反映过“入园难”现状和探索过“入园难”解决之道的媒体也有不少,但这些媒体的报道大都因为不够深入而没有对问题的解决起到理想的推动作用。26日《新京报》所刊文章则一针见血地指出:“入学难”的根源在于“幼儿园成权力部门福利,政策倾斜令公益性渐失”。而且,《新京报》接下来还会推出系列报道,来探讨“‘托幼’公益性如何渐失”、“‘入园难’问题如何解决”等问题。有了如此深刻的立论和周密的策划,《新京报》的相关报道必将引起全社会对“入园难”问题的广泛关注与深入思考,这些报道也必将会对解决“入园难”问题起到前所未有的助推作用。
  
  《幼》文针对“入园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质疑:为什么财政投入只集中在少数几家公办园?为什么最好的公办园里都是“条子生”?为什么优质教育资源向权贵倾斜……在我看来,这些深刻而极具胆识的质疑,句句震耳发聩,句句直击要害,句句发人深省。
  
  为什么财政投入只集中在少数几家公办园?因为公办园以“条子生”为主;为什么最好的公办园里都是“条子生”?因为“公办园”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已经被“条子生”的父母们垄断了;为什么优质教育资源向权贵倾斜?因为权贵们掌握着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权;为什么“入园难”问题存在已久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有效地解决?因为权贵们不愁自己的孩子没园上;为什么权贵们会“饱人不知饿汉饥”?因为权贵们缺乏“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意识。
  
  如此环环相扣,因袭推导下去,“入园难”就恐怕不是一个简单的就学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到社会公平和当权者施政理念的大问题了。
  
  若干年前,当我们都在为“上大学难”而焦虑不安时,谁会想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会出现“入园难,难于上大学”的情况。而现在,当“入园难”不容回避地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难道还会抛开经济与社会环境不谈,只认为“入园难”是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吗?
  
  岂止是学前教育,就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资源分配不均也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校际间有“重点校”与“薄弱校”之差,校内又有“重点班”与非“重点班”之别,而权贵们的子女有几个被“重点校”、“重点班”拒之门外了?教育投入不足是事实,可是,既得利益者们的不作为难道就没有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排八、九天的队为孩子入园报名,花大量的精力、财力为孩子“占坑”,通过交“昂贵”的“赞助费”为孩子换取入学机会,诸如此类的人群中,谁见过权贵们的身影?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换句话说,如果教育不公平,社会公平的基础就动摇了,这个社会就会让许多生活在底层的人感到无奈和无助,从而引发更严重的社会问题。想到这里,我的心情就会莫名地沉重起来。
  
  《新京报》将要推出系列报道,这一举措无疑是适逢其时的。而《新京报》将要推出的系列报道会引起怎样的社会反响、会对解决“入园难”和实现社会资源公平分配起到多大的助推作用呢?
  
  我们拭目以待!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