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鸿强生前是一名有31年工龄的国有企业工人。6月10日清晨,他在车间用一把机床刀挥向自己的脖子。他的遗物之一是一张工资存折,死前存折里只剩下0.46元。(7月25日华商报)
在生存还是死亡之间,潘鸿强选择了后者,走上一条令世人叹息的不归路。人到中年、穷困潦倒、孤独无依、前途无望、疾病缠身、负债累累、一直在生存底线上挣扎,面对众多困扰,很难说有多少人可以永远坚强下去。虽然并不清楚,压垮潘鸿强的最后一根稻草,到底是什么?但对生活绝望、未来没有希望,则是导致潘鸿强自杀的必备因素。解析潘鸿强之死,亦是了解在社会变革之际,社会底层的一个样本。
经历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民众生活普遍得到改善,社会面貌日新月异,变化之快让外国人都感到惊诧,盛世辉煌重现的口号不断被渲染放大,中国仿佛将再次站在世界之巅。然而,伴随发展而来的,则是社会公平正义的缺失,道德底线不断被突破,虚假伪劣泛滥成灾,渗透入经济商品乃至学术殿堂的每一个角落里。社会财富分配体制存在缺陷,贫富差距过大,新权贵阶层已经形成,血统继承则将阶层固化,社会阶层流动的道路受阻,向上的通道开始向底层关闭。
在如今垄断权力与自由竞争共生的市场法则下,拥有权力或者财富,就是成功的代名词,也是社会的向往。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迈向成功的机会和能力,出于种种原因,注定有一批人要与权力和财富失之交臂,最终沦陷为社会的最底层。细观潘鸿强的人生经历,极具代表性,演绎出一个曾经的社会中坚力量,在风云变革之际,未能与社会同步发展,一步步溃败至最底层。
而这样潦倒绝望的社会底层,我们也看到了很多。残杀儿童的郑民生、徐玉元;为母治病而劫持人质的两兄弟;爬上高楼讨薪的农民工;富士康自杀连跳事件中的年轻人……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案例,都在发出警告,不要忽视社会底层的困窘。在任何一个社会,决定其发展前途命运的,都是其最短板——社会底层的生存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