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灾难观”和“幸福观”

时间:2010-07-13 14:28   来源:中国网

  又到暑假。如同候鸟一样,每年这个时候,就会有成千上万的留守儿童离开校园,离开家乡,克服许多困难,去到他们父母打工的地方,利用那短暂的暑期享受难得的天伦之乐。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小朋友,那些简朴而震撼人心的回答让人禁不住潸然泪下,提醒着我们在享受对这个群体的关注和对自身幸福的珍惜。

  在记者与孩子们的对话中,有这么一段引起了我的注意——记者问道:你最希望爸爸满足你的什么心愿?吴承智想了好一会,不吭声。爷爷奶奶在旁边提醒,上公园、买衣服、看大海、买玩具、看电影……他都没有认可。最后,他的回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叫他回家!看到这个答案,不禁想到打工者的辛酸和留守儿童的苦楚,心中隐隐作痛。

  感动之余,我想起了另一则小故事:汶川地震期间,温家宝总理在四川察看地震灾情的时候,曾在废墟之上守望过两个孩子。当时下着雨,总理一直蹲坐在那里,察看了20多分钟。后来,这两个孩子都被救了出来,那个仰面躺着的孩子叫王佳淇。当总理第二次去灾区的时候,他特意到四川省人民医院看望了他们。此时的小佳淇因为做头部手术,乌黑的长发被剃光了。总理一看见她就说:“是新剃的头吧?我有一张照片,就是我蹲在那个地方看抢救你。你很坚强。你遭了一次大难。”小佳淇稚声稚气地说:“不是吧,应该是两次吧?”大家都愣了。小佳淇接着说:“我去年就摔了一跤。”在场的人都笑了。笑小佳淇把“摔了一跤”也当成了一次大难。

  虽然两人的表达多有不同,说出那些话的语境也毫无相似之处,但小佳淇把“摔了一跤”当做是“人生中的一次大难”和吴承智的希望“爸爸回家”的“最大愿望”其实是同出一辙的——这都是一个孩子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的答案。而由他们的这两句话我们可以知道,孩子们的意识跟大人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地上摔一跤、在桌沿上磕一下、被虫子叮咬一口、被小狗龇牙咧嘴地尾追几步,被一个人丢在家里面(如果是晚上,突然停电,那该是多怕人啊)——这种在大人眼里根本算不上一回事的事,可是到了小孩子的眼里,却都是他们经历的足可跟八级地震相提并论的人生大难!

  而同样,在大人们看来上公园、买衣服、看大海、买玩具、看电影这种五星级的理想城市儿童生活是多么诱人,多么值得人为之向往。但是,这在孩子看来远远比上与父母在田间一起抓田鸡、斗蟋蟀,甚至是下田劳动或许也比其趣味盈然的多。有孩子也说过:“就算是喝西北风,我也愿意和父母在一起。”

  小佳淇的“灾难观”和吴承智的“幸福观”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虽然都是从儿童成长而来,但是成年的我们并不完全了解下一代的真实感受和想法。一篇文章说,在欧美的很多国家的法律中都规定,把孩子一个人丢在家里是犯法,丢在车里是犯法,给孩子玩有可能伤害到孩子的玩具是犯法,至于动手打孩子,那就更是犯法了。甚至连抢夺孩子的玩具也可能受到法律苛责。这才是真正理解了孩子,是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运用孩子的心理,在看待孩子受到的伤害和孩子的期望。相比起来,现在我们国家一些大人们对孩子们的照料和呵护,特别是对孩子们的心理和心灵的理解,那可真是太粗疏太不到位了。

  而一旦没有真正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着想、去尊重孩子,孩子的成长就会凭空的多处很多其它的“灾难”—— 从“毒奶粉”之类的食品安全到“豆腐渣学校”再到“校园暴力”、“校园血案”。有太多的人,都没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为孩子着想,对孩子负责。孩子是无辜的,同时也是无助的,没有社会自觉地作为,那些纯真的梦不会实现,甚至是连自身安危也会无法保证。这些孩子们的话值得我们再次细细品位。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