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一休"越修越糟 课改选文难逃"独"手
来源:中国台湾网
2017年11月03日 14:43:00A
点击收听《台湾一周侃》→
各位好,欢迎收听全新一期的《台湾一周侃》,我是小小。
台当局上任以来,闹得沸沸扬扬的“一例一休”又要被重修了,可迎来的却是一边倒的“唱衰”声。除了包括“松绑七休一”“加班核实计算”“延长工时上限”“特休假递延”“轮班间隔”等五大面向,劳工最长可连续上班12天不违法,引来劳团痛批让台湾劳动条件恶化。另一方面,台当局教育主管部门不顾岛内各界强烈反对,加快在教育领域的“去中国化”动作,日前把文言文经典著作《台湾通史序》从“推荐选文”删掉,引发新一轮争议。看来,“改”字是民进党当局的心头好,只是,这怎么越改反而越遭?
“一例一休”将改版 恐让劳工连上12天班
最近,台当局再次玩起了“又双叒叕”的戏码,这次的主戏换成了重修“一例一休”。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劳动主管部门负责人林美珠已向行政机构负责人赖清德报告五大修订方向,包括松绑七休一函释放宽为十四休四、提高加班工时上限、休息日加班工时改采核实计算、特休假将可递延一年,以及轮班制休息间隔从现行规定不得少于十一小时缩短为八小时。
此版本一出,随即引来岛内各界的反对声音。新党新思维中心主任侯汉廷在脸谱网表示,有关“一例一休”每一个修订,都是越修越糟!更讽刺民进党对得起劳工吗?他表示,加班时数从46小时上限修到54小时,但看民进党2015年5月13日的新闻稿,民进党当年完全持反对态度,称其为“加重劳工负担”“倒向财团”!可谓是“2015年的民进党打脸当今的民进党”!
国民党民意机构党团副书记长蒋万安10月30日表示,“一例一休”真正问题在休息日及加班费,计算方式非常复杂,再加上加乘的加班费,让劳工看得到吃不到,且想加班无法加班,雇主又要负担高额人事成本,“这就是问题的症结点”。五个修订重点都没有解决实质问题,其中更有三项大开后门,让问题更严重。
蒋万安指出,“一例一休”当初是为落实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的竞选政见,方向为实质周休二日,但劳动部门政策却自创休息日,造成现在劳工、企业主都不买单,民怨四起、物价上涨,所以现在无论是民进党当局还是各地民代都听到很多声音。
台湾政治大学劳工所教授刘梅君则表示,修订方向已明显倾向资方,完全无法接受。她说,许多企业反映“一例一休”让成本增加,产业吃不消,但其实说穿只是减少盈余。若真有企业因为照顾劳工而无法维持营运,可显示大多企业的营运基础都奠基在剥削劳工上,这样的企业也不该让它继续生存。刘梅君认为,劳资关系要对等、走得长远,台当局应扶植成立工会,让各企业工会连结成产业工会,再由工会与企业之间进行团体协商,才会是最好的结果。
国民党文传会副主委洪孟楷则喊话赖清德“‘一例一休’即将重修,可是高涨的物价已经回不去了!”他指出,过去一年,从民众常吃的水饺、锅贴、面包调涨,到客运、赡养机构、幼托业者等调升价格,甚至是新学年的教科书、端午节应景的粽子,什么都涨、就是薪水没涨。而即便没涨的行业,也变相的缩减服务时间或内容。
洪孟楷质问,这些调涨的价格能够回到原本价位吗?还是消费者只能双手一摊,怪自己当初为何要投票给民进党而活该?过去一年劳动部门如果没有先把趁乱涨价的企业给揪出,那么现在进行修订就是帮资方解套、开脱,让资方能减轻成本又大赚黑心钱,这样到底是劳动部门还是资动部门?无论修订方向为何,能帮劳工保障最大权益才是重点!面对高涨的物价,民进党你不应该道歉吗?
民进党当局先前坚持一字不改、甚至不惜动武强闯过关,又回过头说“政策不对应该要改”,这出戏真是越来越看不懂了。只盼其对“一例一休”政策能充分论述,理性讨论,切勿重蹈先前覆辙。
台当局为“去中”强加罪名 再下“独”手
台当局教育主管部门课审大会10月29日续审高中文言文推荐选文,选出15篇选文。过去长期存在于教科书中、由连战祖父连横所著的《台湾通史序》遭指内文有歧视少数民族的用语,被宣判“出局”。
国民党中央委员连胜文指出,曾祖父连横所著的《台湾通史序》是呈现数百年台湾当时的状况,拿现在的标准去评断数百年前的台湾状况,岂不是莫须有的罪名?岛内教育界不少人士也认为,《台湾通史序》遭污名化。
根据记载,连横13岁时,其父连永昌购买一部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给他,并说:“汝为台湾人,不可不知台湾事。”连横基于先人家教启蒙及台湾为日本所占的双重动机,1908年至1918年着手撰写《台湾通史》,为有关台湾历史的一部通史著作,《台湾通史序》是这本书的序文。
据报道,《台湾通史序》从2006年起就列入教科书中,提到日本人统治下的民族意识,说明当时台湾的定位,对于当时台湾历史也有多元呈现。连横写这篇文章是要让“台湾人知道台湾事”,内容相当好,过去得到不错评价。就是这样一部广受好评的作品,被课审大会从高中语文推荐选文中拿掉,理由是文章中提到“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山抚番”,不但是以汉人观点看待少数民族历史,而且有歧视少数民族之嫌。
《中国时报》发文指出,日据时代,普遍以汉人观点来看待少数民族,这是历史事实,不会因为教科书不教就消失。如果将那个时代汉人称呼少数民族为“番”的文章全部抹掉,不仅是台湾历史的损失,也不利于少数民族了解他们的过去。现在是民进党执政,连横是连战的爷爷,教科书拿掉《台湾通史序》,外界难免产生“政治清算”的疑虑,若进一步衍生社会对立,非台湾之福。
连战办公室主任丁远超质疑,“课审委员”不够了解连横在撰写《台湾通史》时的心志。当时是日据时期,连横是为了民族精神而写的,这本书也替台湾人民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绝对不是要去污蔑少数民族,指控《台湾通史》时前应该先深入研究当时的时空环境以及创作背景。丁远超表示,《台湾通史》代表着台湾的历史,教育主管部门作为当政者,考证要有依据,如果是为了“去中国化”拿《台湾通史》开刀,不仅令人无法接受也感到可耻。
台湾方面把《台湾通史序》作为语文教材行之有年,何以如今民进党蔡英文上台后才“发现”其内容“歧视少数民族”?香港《大公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蔡英文去年曾公开批评《台湾通史》是“典型的汉人史观”,从那时起《台湾通史序》就已经埋下了被污名化的命运。近月来台当局教育主管部门大刀阔斧删除课纲文言文比例,自然深察上意,《台湾通史序》被“淘汰”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不尊重少数民族的人正是蔡英文。她去年8月发表所谓“向少数民族道歉”讲话的用词遣句,不难发现,她对“日本统治时期”最为友善,竟称“全面而深入的理番政策”,相较之下,“荷兰及郑成功”对少数民族是“屠杀”、“清朝”则发生“流血冲突”。这种偏颇的史观根本就是对少数民族的严重伤害。
这次台当局教育主管部门删除《台湾通史序》可谓“一箭双雕”:既讨好少数民族,又可在校园推行“去中国化”。而所谓“古文脱离现代生活”“文言文拗口难学”“《台湾通史序》有歧视意味”,都是“莫须有的罪名”,其意图是要减少台湾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认识,淡化年轻一代对祖国的认同和对民族的感情。但当局此举在岛内教育界和文学界都引发强烈抨击。家长团体也表示,虽然学校减少文言文教学,但仍会加强子女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学习。由此看来,蔡当局推行的“台独’教育注定是要失败的。
以上就是本期《台湾一周侃》的全部内 容,感谢收听,再见!(本音频及文章系中国台湾网网友小小投稿,不代表本网观点)
责任编辑:吴晓寒
相关推荐
-
@所有人:专家学者解读十九大报告涉台论述
台湾一周侃02月27日 -
一周侃:听十九大代表卢丽安为祖国“打call”
台湾一周侃02月27日 -
给大家介绍一下,有一种痛叫“望客兴叹”
台湾一周侃02月27日 -
民进党"去中"不遗余力 两岸民间交流"香火"不息
台湾一周侃0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