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

徐晓全:台当局荒唐施政加剧岛内“恐慌乱象”

来源:中国台湾网

2018年03月26日 13:39:00A

  春节过后,岛内接连爆发多起由物价失控引发的“恐慌乱象”。华广网23日刊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徐晓全的评论文章指出,近日岛内接连爆发的多起“恐慌乱象”绝非偶然,而是蔡当局荒腔走板的施政对民众心态造成的负面效应的总爆发。对蔡当局的信心崩盘以及在其执政下的不安全感,使民众对任何有损切身利益的风声容易产生“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恐慌心理,并最终酿成全台性的“恐慌乱象”。蔡当局若不切实反思其经济、政治以及两岸政策,不树立正确的执政心态,任由岛内民心不安蔓延下去,将给台湾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全文内容如下:

  春节过后,岛内接连爆发多起由物价失控引发的“恐慌乱象”。先是2月底一则卫生纸即将涨价的消息引发岛内抢购潮,“卫生纸之乱”遂在全台各地如滚雪球一般蔓延,越是民进党大票仓的地方,如台南市、高雄市等,抢购潮就越凶猛,并成为国际新闻关注的焦点。随后又爆发了“北农之乱”,台北果菜批发市场营运失当,12天中竟休市达6天,造成农民有菜无处卖、菜价暴跌,引发民众恐慌。随之而来的是台当局“经济部”放出电价4月即将上涨的消息,再次引爆民众忧虑电价、物价齐涨的恐慌。这些“恐慌乱象”反映的共同规律是民众对薪资停滞、物价上涨的极度不安,是蔡当局执政以来荒腔走板的施政所致。

  一、低薪和物价上涨是主因

  蔡当局执政以来,虽然以“拼经济”为口号,但不仅没有解决台湾社会面临的严峻低薪问题,造成民众脆弱的心理在物价上涨面前不堪一击,还推出一系列削减社会福利和损害劳工利益的政策,加剧了这一矛盾。

  第一,低薪与物价上涨形成巨大落差。经济增长伴随着一定的物价上涨,符合市场规律。蔡当局执政以来,一方面,受国际原材料、人力成本上涨等影响,物价不断上涨。台当局“主计总处”今年3月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2.19%,创下13个月以来新高,超过今年经建目标的2%上限。另一方面,由于发展经济无能,台湾经济增长缓慢,民众薪资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据统计,全台大约有34%的劳工月薪不到3万元新台币。今年1月30日“美丽岛电子报”公布的最新民调显示,80.4%的民众认为台湾整体经济现况不好,仅有11.4%认为好。经济不景气带来的薪资停滞与民生物资不断飞涨,给民众心理造成巨大落差,不断加大的相对剥夺感是造成民众面对物价上涨产生恐慌心理的根源。以抢购卫生纸为代表的一系列“恐慌乱象”,正是源于这种民心不安,它使民众脆弱的心理在物价上涨面前不堪一击。

  第二,“年金改革”大砍社会福利引发民众对未来保障的不安。蔡当局执政以来,不仅不去思考如何提高民众的获得感,相反却携“完全执政”优势,蛮横推行“年金改革”,大幅调降退休者所得。以2017年6月27日通过的“公务人员退休资遣抚恤法”为例,改革前退休军公教人员无论按月还是一次性领取退休金,均可享受“18%优惠存款利息”。改革后,按月领取者存款利息(年息)将先降至9%,2021年起归零;而一次性领取者存款利息则分6次调降,2025年降至6%。“年金改革”未来还将推向劳工阶层,在经济低迷、薪资停滞的整体社会氛围中,收入减少加剧了民众的恐慌心理。

  第三,蔡当局的错误政策引发物价和薪资波动和混乱。蔡当局执政以来,先后两次开展“劳基法”“修法”。先是于2016年12月强行修订“劳基法”,制订了“一例一休”等内容,让许多业者宣称人力成本增加而调整物价,包括餐饮、幼儿园学费、长途客运、诊所、邮寄快递、戏院等行业都不同程度实现价格上涨。2017年12月“一例一休”再“修法”,松绑加班规定之后,这些已经上涨的价格并没有下调回来。而且“修法”实际上削减了劳工权益,不仅薪资没有上涨,而且加班收益明显缩减且面临过劳的危险,使本来就饱受低薪之苦的广大劳工对未来生活彻底失去了希望。

  二、执政无能引发民众不信任感

  蔡当局执政以来,无论是经济发展战略还是处置危机管理的能力,均处于混乱、无能状况,公信力尽失。

  第一,经济发展战略混乱造成蔡当局公信力丧失。20世纪70年代,台当局规划实施了“十项大型基础建设工程”,即南北高速公路、北回铁路、苏澳港、台中港、铁路电气化、桃园国际机场、大造船厂、大炼钢厂、石油化学工业以及核能发电厂。“十大建设”如期完成后,台湾建立起了发达的交通和港口运输系统,以及现代化的钢铁与石化工业,奠定了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1978年台湾重工业产值在制造业中的比重达到了58%,1979年工业产品出口比例超过了90%,对外贸易额突破了300亿美元,居世界第21位。蔡当局执政以来,虽然提出了“5+2计划”、“前瞻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等产业振兴计划,但其发展战略混乱不堪,缺乏方向感。以能源政策为例,民进党固守不切实际的“非核家园”政策,在不用核电的前提下,使用成本较高的天然气发电成为唯一选择,并规划由绿能及火力发电来补足。这不仅无法解决能源危机,而且还造成诸多负面影响:一方面,火力发电的增加自然会导致碳排放量上升进而加剧空气污染;另一方面,使用燃气发电及研发绿能发电加大的发电成本势必要由调涨电价来弥补。在经历了全台范围的大停电之后,民进党混乱的能源政策已让岛内民众彻底失望,难免对供电成本提高造成物价上涨产生恐慌。

  第二,危机管理能力低下加剧民众对当局的不信任。20世纪70年代,在面临石油危机时,台当局提出八点革新事项,宣布平抑物价九项措施,采取物价一次涨满以后不再涨价的稳定物价方针。而且为摆脱石油危机,台当局致力推动“十大建设”的同时,也大力鼓励内外厂商投资高科技产业,以耗能少、污染低、附加价值高的技术密集型科技产业取代传统产业,民间中小企业也被电子产业的蓬勃发展所推动。蔡当局执政后,无法有效抑制持续上涨的物价。此次卫生纸抢购事件爆发后,台当局“行政院”屡屡以物价平稳、卫生纸供应充足、不需过度恐慌等敷衍态度来回应抢购现象,无法止息民众的恐慌与无奈,显示民进党已经对物价上涨失控,只能任由民众承受物价上涨之苦。面对能源危机特别是电力供应不足,蔡当局拿不出切实有效的办法,只能通过让火力发电机组超负荷运转、新建火力发电厂以及偷偷重启核电来解决。“北农之乱”导致农民损失惨重,被舆论普遍认为是蔡当局执政不当的人祸所致,特别是事件爆发后,蔡当局完全不作危机处理,有如“无政府”状态,而且负责蔬果调控的台当局“农委会”与台北市政府相互推卸责任。这种无能的危机管理状况,只会加剧民众对物价上涨的极端恐惧。

  三、蔡当局两岸政策带来民众不安全感

  蔡当局执政以来,破坏了两岸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局面,徒增了民众的不安全感。

  第一,为经济增长自我设限,无法享受两岸和平发展红利。马英九执政时期,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蓬勃发展,台湾在两岸贸易中的巨额顺差,保证了贸易收支平衡并提高了其在本岛的投资能力。蔡当局执政以来,由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严重冲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两岸经济制度化合作平台的运转受到冲击,不仅使两岸已签署但尚未生效的服务贸易协议及租税协议可能被长期搁置,而且其他生效的21项协议具体落实也都困难重重。同时,为了“降低对大陆市场的依赖”,蔡当局还通过“新南向政策”等,拉拢在大陆台商与大陆的贸易、投资向东南亚甚至是美、日等地分散。蔡当局的自我设限不断为台湾经济增长画地为牢,使台湾民众无法抓住大陆发展的机遇,无法享受两岸和平发展的红利。以观光业为例,大陆游客骤减导致观光业者苦不堪言。虽然蔡当局通过挖掘日韩及东南亚游客提振岛内观光业,但这些游客无论是数量还是购买力,均无法与大陆相比,根本无法扭转台湾观光业日渐萧条的境况。

  第二,顽守对抗不合作态度,无法有效利用大陆资源。大陆庞大的经济体量本可以为台湾提供巨大的资源并为其经济成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马英九执政时期,两岸已经就大陆向台湾提供水资源等开展相关协商。若蔡当局承认“九二共识”,走上两岸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完全可以通过两岸制度化的协商机制,实现大陆电力、水力资源入台,从而一劳永逸地解决岛内的缺电、缺水等问题,也就不会使台湾民众饱受电价上涨之苦。

  第三,冲撞两岸关系加剧了民众的不安全感。马英九执政时期,两岸在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这一互信基础上,建立了制度化协商机制,使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充满信心。蔡当局执政以来,拒不承认“九二共识”,顽固坚持“四不”政策,始终以对抗姿态频频挑衅大陆底线。今年以来,为因应大陆进入新时代及国际情势的变化,蔡当局的安全、防务、外事部门大换血,企图通过提高与大陆缠斗能力、增强“以武拒统”能力、强化外事公关和行动能力等继续与大陆对抗,使两岸对抗风险不断加剧。蔡当局冲撞两岸关系,使台湾民众担心两岸对抗冲突,这种不安全感使得民众心理更为脆弱,一点风吹草动就会扩大民众的惶恐心理。

  四、“选举利益高于一切”的执政心态

  蔡当局执政以来,为实现“永续执政”的企图,凡事重政党利益,轻民众利益。

  蔡当局出于选举目的,出台了一系列荒腔走板的政策。民进党在野时为了获得劳工选票支持而承诺当选后实行“周休二日”,执政后却采用了明显偏袒资方的“一例一休”,目的是谋求资本家的政治献金支持。民进党强行通过的“前瞻基础设施建设计划”,资源分配严重不平衡,旨在为选举“绑桩”,对台湾经济发展毫无前瞻性,是民进党谋取一党私利的“宏伟蓝图”。民进党还通过开展军公教“年金改革”打击国民党支持者。在这种“选举利益高于一切”的政治氛围中,专注政治斗争的民进党荒芜了对台湾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和经营,也根本不关心台湾的长远发展,让民众对政党政治逐渐失去信心,从而看不到台湾的出路和希望,形成一种对未来前途的恐慌。

  综上所述,近日岛内接连爆发的多起“恐慌乱象”绝非偶然,而是蔡当局荒腔走板的施政对民众心态造成的负面效应的总爆发。对蔡当局的信心崩盘以及在其执政下的不安全感,使民众对任何有损切身利益的风声容易产生“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恐慌心理,并最终酿成全台性的“恐慌乱象”。蔡当局若不切实反思其经济、政治以及两岸政策,不树立正确的执政心态,任由岛内民心不安蔓延下去,将给台湾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责任编辑:王鑫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