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当局真要“前瞻”,就该废了“一例一休”
来源:中国台湾网
2017年09月01日 08:53:00A
去年12月台湾“立法院”修正“劳基法”,采“一例一休”制,至今已10个月。台湾《中国时报》今日发表社论文章指出,贸然实施后,形成企业主与员工同受其害,劳、资与社会一起受损的“三输”结局,而且伤害持续扩大中。应立即暂停“一例一休”实施,避免继续伤害经济与产业。台湾经济必然朝知识经济、创新经济靠拢,只对“劳基法”修修补补,已难适应现况、更甭提未来的需要。蔡当局真要“前瞻”,就该废了这部“劳基法”。
社论摘编如下:
去年12月台湾“立法院”修正“劳基法”,采“一例一休”制,至今已10个月。“立法”前,企业界就同声反对,学界与舆论也呼吁蔡当局要慎重,但民进党当局执意而为。贸然实施后,却形成企业主与员工同受其害,劳、资与社会一起受损的“三输”结局,而且伤害持续扩大中。我们再次呼吁台当局“行政院”,应立即暂停“一例一休”的实施,然后通盘检讨“劳基法”,依据不同产业与工作型态的需求,订定不同的“劳动法令”。至少,服务业应停止适用“劳基法”,另定“劳动法令”。
年初“一例一休”开始实施后,就纷纷传出企业因成本增加过大,人力调度困难,不得不把新投资移往岛外,小企业或店铺就决定直接歇业。最新案例是岛内最大化妆品容器制造厂,因“一例一休”导致人事成本大增,碰上急单更面临员工不能加班,赶不出货的困扰,决定把新厂投资移往美国。
据加兴企业的说法,该公司早在10年前就已实施周休二日,劳资关系一向融洽;但“一例一休”后全部“破功”:成本增加事小,人力调配困难事大。几乎所有企业都有所谓的淡旺季,也偶尔会碰上急单,过去都靠劳资和谐下的加班弹性顺利因应,但“一例一休”的僵硬规定,让企业与劳工双双失去弹性空间,企业难以运作。因此只好把新厂投资外移。
台湾投资环境恶化,原因很多,如对外经贸关系难以突破,出口竞争力衰退、供电风险与环评风险提高、行政效率不佳等,但“一例一休”造成的劳动市场僵化,却是岛内企业、欧美商会一再反映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其他问题未必短期能解,“一例一休”问题的解决,却在当局“一念之间”,只要台当局“行政院”放下面子、愿意认错,政策就可以改变。可以说,这项影响企业投资意愿的重大问题,一夕可解。
近日有媒体报道,台南市长赖清德将北上“组阁”,“组阁”后首要任务是放弃错误的“一例一休”。蔡英文办公室迅速否认了“内阁”改组之说,但传言也显示了绿营内部派系较劲的问题,似有派系深感“一例一休”对经济、产业与劳资的伤害,希望换“阁揆”解决;7月赖清德受访时也说,如果“一例一休”不能以解释令方式解决,就应该考虑“修法”。“一例一休”已成为绿营派系较劲的指标议题,但看来暂时是个僵局,只是企业何辜?劳工何辜?
我们已多次论述“一例一休”的荒谬错误,“劳基法”制定于30多年前,当时经济以生产为主,服务微不足道,一部用来规范工厂生产线劳工权益的“法令”,放在今日服务业、知识经济时代,显然不合时宜,此错误一。
妄想以一部“劳基法”规范所有产业与企业,从传统工厂到科技厂、从时工制到责任制、从制造业到金融业、服务业再到网络经济,显然不可能,此错误二。
更重要的是,全球近10多年来,所有先进地区修改劳工“法令”,无一例外都朝松绑、弹性化迈进;不论是工时帐户制,或排除弹性与责任制工作者适用,甚至对一定位阶与所得以上者排除适用,各地区都尽量授权让劳资双方协商,避免以僵化、无弹性的规定,一体适用所有产业与企业。只有台湾的“一例一休”反向操作,让劳动市场更僵化、劳资双方更无弹性,此错误三。
我们再次呼吁蔡当局:应立即暂停“一例一休”实施,避免继续伤害经济与产业。台当局“行政院”希望以解释令方式解决此问题,林全更认为问题是在“执法”,而非“法律”,但这是错误的认知,也是不可行的方式;解释令只能对某些特殊情况作例外处理,但“一例一休”的影响与伤害是整体企业与劳动市场,解释令绝非治本之道。
新投资外移的企业,恐怕再也不会回来了,“一例一休”对经济成长及就业机会的增加,已造成长期而深远的伤害。当前第一要务是止血,立即停止实施“一例一休”。为台湾长期经济与产业发展计,则应通盘修正“劳基法”,根据不同的产业、工作性质,订定不同的劳工保护“法令”。
台湾经济必然朝知识经济、创新经济靠拢,30多年前的“工厂经济”重要性逐渐递减,甚至制造业都将网络经济化,生产线的概念与传统制造业完全不同,工作型态也大异其趣,自然不宜适用旧“劳基法”。只对“劳基法”修修补补,已难适应现况、更甭提未来的需要。蔡当局真要“前瞻”,就该废了这部“劳基法”。
责任编辑:王鑫
相关推荐
-
台湾经济失温,蔡当局怎能视而不见?
08月29日 -
民进党两大“神主牌”正在毁灭台湾
08月14日 -
蔡当局的“正义”,是为“钱”服务!
08月11日 -
挖东墙补西墙,蔡当局零碎化施政太荒唐!
08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