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海上来】湛江:南海之滨崛起的湛蓝之城
来源:中国台湾网
2018年10月12日 17:15:00A
湛江城市规划馆中湛江市模型图。(中国台湾网 卢佳静 摄)
中国台湾网10月12日湛江讯 (记者 卢佳静)蓝天碧水,椰风海韵,1960年2月,邓小平同志到湛江视察时盛赞“北有青岛,南有湛江”;今天,参加“风从海上来·改革进行时”采访团走进湛江,实地探访这座有温度的城市,感受改革开放这四十年来它的发展变化。
湛江秉承“工业立市、以港兴市、生态建市”的发展战略,着力发展工业,形成临港重化、近海油气开发、电力、造纸、农海产品加工、饲料、纺织、电器机械八大支柱产业,特别是钢铁、石化、造纸等重化工业发展迅速,比重显著上升,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以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湛江钢铁)为例,该公司制造管理部主任袁义义告诉记者,作为钢铁消费大省的广东,过去几乎60%以上的钢材靠“外援”,长期以来都是全国最大的钢材输入省,而湛江钢铁的落地不仅可以填补区域内生产基地的空白,还可辐射至东南亚市场,满足国内外对中高端钢铁产品的需求。
宝钢湛江钢铁基地。(湛江市委宣传部供图 中国台湾网发)
湛江钢铁的诞生借势国家产业发展政策,也是实施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破解广东区域发展难题的重要举措。据资料显示,它在生产经营元年(2017年)便实现了达产、达标、达效、达耗的“四达”目标,创造了国内大型钢厂从投产到年度“四达”的最快纪录,年度经营绩效超预期,实现销售收入336.84亿元,利润总额20.6亿元。今年上半年,湛江钢铁实现产值193.42亿元,增长17.35%,生产运行水平持续向好,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不断刷新,整体经营业绩超出预期。
今日湛江,被定位为国家“一带一路”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湛江港作为“一带一路”的支点港、南中国最大的天然深水良港,凭借与国际原油、铁矿石产区海运近的有利条件,形成了独具竞争力的港口优势,成为临港产业布局的最佳选择。
湛江港集团宝满集装箱码头。(湛江港集团供图 中国台湾网发)
改革开放之前,湛江港最大的码头为5万吨级,趁潮进出,泊位少。改革开放后,湛江港掀起了新一轮大规模的生产建设。湛江港人抓住这一历史性重大机遇,加大改革力度,先后建成30万吨级深水航道、30万吨级原油码头和20万吨级铁矿石码头。
湛江港从1956年至1979年吞吐量突破1000万吨用了23年,从1980年至2002年突破2000万吨又用了23年。从建港到2008年迈进全国亿吨大港之列用了52年,而仅用6年时间在2014年实现1亿吨到2亿吨的跨越。2017年湛江港年货物吞吐量突破2.8亿吨,在全国沿海港口排名提升第11位,成为西南港口群第一大港、广东省第二大港口,增速连续4年居全国沿海港口前列。2018年,预计湛江港年货物吞吐量可突破3亿吨。
金沙湾景(中国台湾网 卢佳静 摄)
作为热带海滨城市,发展旅游业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头戏。湛江是联合国环境署授予的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市和资源高效利用城市,城市空质量稳居全省前三位。它拥有着湛江湾、雷州湾等迷人海湾,是著名的菠萝、香蕉、芒果、红橙之乡。加上优美的生态环境,未来湛江将建成与海南国际旅游岛优势互补的国际著名滨海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形成南中国海洋休闲度假旅游中心和国际旅游半岛,以高端滨海旅游为龙头、以文化与旅游结合为特色、以特色旅游为亮点的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
湛江是正在加快振兴发展的城市,201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824.03亿元,同比增长6.8%。今年一季度实现生产总值635.01亿元,增长6.1%。当前,湛江迎来了系列重大发展机遇,国家赋予它“一带一路”海上合作支点城市、北部湾城市群"一核两极”框架中的"一极”定位等,通过实施重大工业产业项目达产增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提速、高新技术产业培育、蓝色海洋综合开发“五大产业发展计划”,湛江在提高发展质量的同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阔步向前!(完)
责任编辑:尹赛楠
相关推荐
-
广东湛江遂溪孔子文化城艺术团赴台交流广受赞赏
09月04日 -
共叙“两岸情”共圆“中国梦” 第十届湛台大学生夏令营开营
地方快讯09月04日 -
2018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在广东湛江举办
09月04日 -
湛江高校打造“一营一专业四坛二中心”对台交流合作平台
09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