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台湾青年走进首都博物馆 观展绘扇感受中华文化魅力
来源:中国台湾网
2017年08月04日 19:16:00A
在首都博物馆实习的台湾中华科技大学大一学生刘立禾,为小伙伴介绍在《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文物。(中国台湾网 郜利敏 摄)
中国台湾网8月4日北京讯 (记者 郜利敏)“台湾学子暑期文化实习月”日前在北京启动。8月4日上午,参加本次实习活动的两岸青年走进首都博物馆,参观《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并体验扇面手绘,感受中华文化底蕴和魅力。
参观考古成就展 解密历史密码
当日,恰逢《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正在举办中,展厅门口,木制的“美好中华”四个字分笔画拆分悬挂顶端,寓意用心感受每一件古代文物背后蕴藏的美和智慧。展览将夏商周到明清时期的代表文物按朝代渐次陈列,漫步其中的两岸青年,仿若身处五千年中华文化历史长河,破译文物那斑驳的文明密码,感受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
当看到古代演奏乐器“骨笛”时,就读台北艺术大学音乐系的白竹君发出了惊艳之声 ,她原以为这只是一个头饰——簪子,没想到竟是古人用骨头制作成的笛子,“太佩服古人的智慧和心灵手巧了”。
在首都博物馆实习的台湾中华科技大学大一学生刘立禾,自觉充当起导览员,帮助小伙伴们取展览宣传册子,辅助讲解员,为小伙伴解疑释惑。他说,首都博物馆是解读北京历史、传承中华文化、展示世界文明的重要文化场所。腼腆的他告诉记者,很高兴有机会到这里实习,并说自己有点“小贪心”,想要在实习期间探究馆内每一件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的美好。
手绘扇面 品味古人之韵
蜿蜒的台阶、连绵的山脉、威武的烽火台,一段长城画面跃然扇面之上。白竹君看着自己用心绘制的扇面,说自己特别想去长城,很遗憾现在还没有时间去,只能暂时先以画寄托对长城的憧憬。
扇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之一。在扇面上作画题词也是古今文人骚客的文化乐趣。观展过后,两岸青年开始跟着老师体验扇面手绘,感受古人文化乐趣,探索中华文化之美。
大家五、六个人一组围坐圆桌,在素净薄纱的椭圆扇面上用心作画,铅笔描廓、彩笔绘图,每个步骤都有条不紊进行着,一幅幅形态各异的图案在同学们手中慢慢呈现于扇面上。有怒放红梅、鱼虾戏荷花、荷花映日等充满古朴韵味的图案;有爱呛人的“臭拽猫”、“皮卡丘”等可爱的卡通图案;还有天坛、长城等历史文物古迹的图案。每柄扇面上的图案都透露出了独特的个人艺术气息及美好愿景。
就读台湾中国科技大学的蔡昀芷,在扇面上认真描绘了天坛祈年殿的轮廓。常听老师提到天坛祭祀以及回音壁等知识,祈年殿独特的建筑外形和深厚中华文化底蕴深深吸引着蔡昀芷。所以,蔡昀芷到北京后最想去地方就是天坛,想亲身去感受下那里的历史气息,与历史古迹来一场“浪漫邂逅”。
2017年“台湾学子暑期文化实习月”活动由中华文化联谊会、北京市文化局共同主办,北京市海外文化交流中心承办,30名来自北京、台湾两地的高校青年在国家大剧院、首都博物馆、首都图书馆、中山公园音乐堂、创业公社等5家北京市代表性文博机构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实习活动,同时北京实习生将带领台湾实习生体验北京的文化与生活,使台湾实习生在获得工作经验的同时,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及大陆现代社会发展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完)
在首博的互动教室,两岸青年正在体验手绘扇面。(中国台湾网 郜利敏 摄)
在首博的互动教室,两岸青年正在体验手绘扇面。图为台湾中华科技大学大一学生刘立禾。(中国台湾网 郜利敏 摄)
就读台北艺术大学音乐系的白竹君(左)在扇面上手绘长城,就读台湾中国科技大学的蔡昀芷(右)在扇面上手绘祈年殿。(中国台湾网 郜利敏 摄)
在首博的互动教室,两岸青年展示各自手绘扇面图案。(中国台湾网 郜利敏 摄)
责任编辑:普燕
相关推荐
-
【台湾青年看大陆】来过就会爱上
08月06日 -
互动增感情 交流促融合——海峡两岸农村社区发展交流活动综述
08月01日 -
2017两岸家庭新二代“磨心励志”特训营在河南登封开营
08月01日 -
闻鸡起舞,夏练三伏——2017两岸家庭新二代“磨心励志”特训营侧记
08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