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两岸“心灵契合”是习近平对国家统一理论的新发展
来源:中国台湾网
2017年11月10日 22:45:00A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们将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这是习总书记对国家统一理论的新发展。
一、当前推进两岸关系亟需两岸同胞“心灵契合”——要求建立在精准掌握两岸交流现状基础之上
两岸交流终究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仅需要两岸同胞物的交换,更需心的沟通。只有两岸同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起使,同心同德,两岸关系才能相向而行,两岸才能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携手共圆中国梦。
事实上,自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来,在两岸同胞和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不断深入发展。1987年底,两岸同胞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同胞交往日益密切,两岸经济社会融合不断深入,两岸政治交往取得历史性突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成包括广大台湾同胞在内的两岸主流民意。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深刻认识到,“台独”是条走不通的死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才是康庄大道。
但不容忽视的是,随着两岸交流不断深入,两岸之间长期隐藏的“信任赤字”逐渐浮上台面,如同一堵“心墙”,阻碍了两岸关系的进一步深化。目前的突出表现为部分台湾同胞对大陆、对两岸交流、对统一等重大问题的认知仍存在很多盲点与误区:一是对大陆的认知存在严重盲点与误区,或认为大陆非常落后而存在强烈心理优越感,或对大陆快速发展存在严重失落感与不平衡感;二是对发展两岸关系存在不安全感,或担心加强两岸联系会影响自己切身利益,或担心加强两岸联系会让“台湾主权”受损;三是对两岸为何统一、如何统一缺乏深入的正面思考,因而对统一存在消极甚至抵触情绪。
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固然与两岸长期隔绝有关,但最主要的还是“台独”分裂势力长期故意“加高”、“加固”这堵“心墙”。他们长期丑化大陆、歪曲两岸交流、否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反对两岸统一,所谓“天然独”其实由他们一手炮制。目前,他们仍在继续全面“去中国化”,妄图篡改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法律与现状,其根本目的完全是为了一己私利。只有所谓“台湾认同”越高,中国认同越低,他们的选票基础就越牢固。他们夺权后又可获得更多经济、文化、社会等利益。李登辉、陈水扁过去所作所为已证明一切。
目前,岛内民众在统“独”选择上“维持现状”成主流;政党竞争中“卖台”成绿营攻击蓝营利器;选举时,蓝营不敢公开“反独促统”,甚至连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也不敢讲太多。这种趋势导致台湾社会日渐“保守”,长期困守“维持现状”而不思进取,即或想进取也找不到正确方向,让台湾长期深陷穷与乱的恶性循环,在地缘格局中越来越边缘化,连带台湾同胞长期磋砣时光,浪费机会。同时,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常受到干扰,两岸和平统一长期被污名化。
正因此,无论是基于台湾前途与台湾同胞切身利益,还是两岸关系发展,加强两岸同胞之间的沟通、了解、理解与尊重,实现心灵契合,以化解部分台湾同胞的“心墙”更显重要。
二、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需有正确途径——达到要求应精准掌握灵活运用两岸关系发展规律
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不仅体现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中,更体现在国家完全统一时。因为我们追求的国家统一不仅是形式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这应需要正确的路径与方式,需要更精准掌握并灵活运用两岸关系发展规律。
首先,必须筑牢两岸共同政治基础,为实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创造良好的政治保障。两岸交流的宝贵经验证明,“台独”没有和平,分裂没有稳定,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事实上,两岸交流经验早已证明,任何“台独”分裂势力及其分裂活动违背两岸同胞共同利益,损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阻挡的历史激流,是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威胁,是台海稳定的最大隐患。因此决不能容忍国家分裂的悲剧重演,决不能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方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只有承认“九二共识”,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双方就能开展对话,协商解决两岸同胞关心的问题。
其次,必须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为实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提供充分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梦不是空中楼阁,必须有坚实物质基础,更需有坚实的两岸共同利基。为此,习总书记站在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指出:两岸经济同属中华民族经济,要通过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共同促进民族经济繁荣发展,维护和扩大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要不断为人民造福,让两岸同胞共享两岸关系发展的成果,要努力扩大两岸同胞的受益面与获得感;大陆愿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要为台湾青年提供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舞台。十九大报告更宣布,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我们将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
再次,必须增强两岸同胞情感认同,为实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提供充分的心理基础。只有两岸同胞彼此认同都是一家人,才可能胸怀共同奋斗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两岸同胞不断增强民族认同感,不断增强实现民族复兴的共同使命感,才能真正成为不可割舍、相互扶持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才能真正具有旺盛的生机活力。只要两岸双方都能从两岸同胞一家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什么事情都好商量,什么问题都能够解决。针对两岸历史问题,,慰平心理创伤需要亲情,解决现实问题需要真情。亲情不仅能疗伤止痛、化解心绪,而且能实现心灵契合。两岸同胞要将心比心,以诚相待。大陆理解台湾同胞因特殊历史遭遇和不同社会环境而形成的心态,尊重台湾同胞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愿意用真诚、善意、亲情拉近两岸同胞的心理距离。同时,台湾同胞也需更多了解和理解大陆13亿同胞的感受和心态,尊重大陆同胞的选择和追求。只要秉持同胞情、同理心,两岸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总之,实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为当前两岸形势所亟需。要想达成该目标,共同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与心理基础,三者缺一不可。政治基础决定两岸关系性质,物质基础筑牢两岸关系基础,心理基础引领两岸关系方向。目前,经过两岸同胞长期共同努力,两岸共同物质基础虽已非常丰富但仍有广大拓展空间,“台独”分裂势力即使再疯狂也不敢公开反对;两岸共同政治基础虽已确立但还存在反复,尤其是“台独”分裂势力一再妄图打破该局面,但在两岸中国人坚定的意志、坚定的信心、足够的能力面前,“台独”分裂势力所做一切都是徒劳;两岸共同的心理基础原本不是问题,但经过“台独”分裂势力长期蛊惑,让部分台湾同胞对大陆产生了高大“心墙”,对大陆、对两岸关系与和平统一心存疑虑,这正是当前两岸中国人需严肃面对并共同克服之处,当然也应是今后对台工作的“攻艰”点。当然,要想实现“攻艰”突破就必须做到两点:一是要把握节奏,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避免不必要的波折;二是充分发展壮大大陆,让两岸中国人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祖国统一进程的理论、道路、制度、文化更有信心,更自觉地携手同心共圆中国梦。(党朝胜,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李杰
相关推荐
-
十九大报告指引对台工作走向更大胜利
10月20日 -
党朝胜:十八大以来对台工作的伟大成就(下)
10月09日 -
党朝胜:十八大以来对台工作的伟大成就(上)
09月27日 -
【专家谈】习近平金砖合作新蓝图“惠五国利天下”
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