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闭门
王晓渔
在《天不丧斯文》(2007年5月24日《南方周末》)里,记者问主持“经典与解释”丛书的中山大学教授刘小枫先生:“大型系列丛书出版一般都有庞大资金支持,您的情况如何?”刘小枫对此的回答是“没有”,他表示好些朋友建议他申请国家社科基金或教育部的科研基金,连续申请三次都没中榜,据说评审专家一看是“古典”的东西,不现代也不后现代,不“前沿”也不实用。
南京大学教授任东来先生,同样有连续三次名落孙山的遭遇。在《在宪政的舞台上——美国最高法院的历史轨迹》(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前言里,他提到自己屡败屡战的经历:先是申请国际社科基金,再是申请江苏省社科资助,接着申请学校项目资助,均告失败。不过,他比刘小枫多申请了一次,终于在申请教育部社科项目时“范进中举”。
也有学者主动“淘汰”课题,比如点名批评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原所长、学部委员景天魁是“二流学者”的北京大学教授郑也夫先生。他曾经因为没有课题经费,虽然完成的科研、教学任务比别人还多,依然面临降级的可能,只能从中国人民大学跳槽到北京大学。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除了个别院系,学者在面对课题时已经逐渐失去了“消极自由”,失去了不去申请课题的自由。在很多学校的评价体系里,课题是和科研、教学并列的指标,学术成果再多,如果没有申请到一定级别的课题,也无法符合晋职要求。
或许有人会说无欲则刚。暂且不说“无欲”是多么难以达到的境界,除非修炼成东方不败,即使你能够“狠斗私字一闪念”,放弃晋职的打算,现在的大学也不可能容忍这种懒人存在。在近年来推行的大学改革中,不进则退就是一个基本规则,如果你连续几次无法晋职,就会面临下岗的危险。即使已经是教授,也有新近推行的研究生改革“大刑伺候”,根据改革措施,导师需要向研究生支付助学金,没有研究课题的导师将不能带研究生。
或许也有人说申请课题是国际惯例。但是,今日中国之课题申请与学术能力几乎没有关联,已是众所周知。任东来的经历更是说明了这一点,他游学海外时曾经先后获得全美社会科学理事会、挪威诺贝尔研究所、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等机构的资助,回国后却成了范进。在中国,课题申请过程的诸多问题,诸如学术行政化、审批圈子化、研究标准化,已经被学者批评得体无完肤,却又毫发无损。一些人文课题的申请表格居然需要填写实验设备,从这个细节就可以看出中国课题为何与学术能力没有关联了。刘小枫、任东来们三番五次地被淘汰,还有谁确保自己可以幸存呢?申请课题除了一部分是“内定”,还有一部分则是看运气,仿佛“抽奖”。
我不赞同“以课题论英雄”,“中奖者”不一定比“落榜者”技高一筹,也不一定就比“落榜者”略输一筹。关键不在于是否“摸奖”或者是否“中奖”,而是要看“中奖”之后把这些经费用在什么地方:当学术包工头,还是真正用在研究团队的学术交流上。
(来源:南方都市报)
编辑:大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