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节日里,各种庆祝活动名目繁多,文艺表演自然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各种文艺表演中,戏曲演出则是历史最为悠久的文艺表演形式之一。
戏曲人物之所以能够走进千家万户,一个主要原因也是节日民俗环境使然。明清以来,由于戏曲的广泛传播,有些戏曲人物被刻印出来作为春节的门神。元宵节要糊扎灯笼,戏曲人物又被画在各式各样的灯笼上而广为传播。戏曲艺术在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而长久的传播,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与戏曲演出活动成为春节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节日民俗环境对戏曲吸附力的强化,有很大关系。春节的“观戏场”成为节日习俗的一项重要内容,戏曲艺术伴随春节的演出,活跃在城市乡村的每一个角落。相反,戏曲一旦同春节这样的节日民俗相剥离,或者春节民俗一旦淡化,戏曲对观众的吸附力就会大为减弱,戏曲文化的传播必然发生障碍。
春节充溢着喜庆气氛,以喜庆为突出特点的春节制约着戏曲艺术生产,对戏曲艺术提出了趋吉避凶、增寿添福的喜乐要求,最终铸成了戏曲喜多于悲的特色。平时很少出门的人们,每逢春节就渴望到人多的地方去看热闹,他们穿红着绿,挈妇将雏,涌向一处。气氛欢腾,情绪热烈。所到之处,喧闹一片。为了满足看热闹的心理需求,为了同喧闹欢腾的节日气氛相一致,戏曲不能不以“热闹”为旨趣:鲜艳夺目的戏衣,神奇怪诞的脸谱,震耳欲聋的锣鼓,惊心动魄的“开打”,响遏行云的演唱,热烈奔放,与“一国之人皆若狂”的节日气氛融为一体。
著名戏曲研究专家、文艺评论家刘连群先生对戏曲在春节时期的习俗有着特别的研究了解,通过他的介绍,我们将了解一段多姿多彩、妙趣横生的戏曲历史。
“中国戏曲一直和民俗节日有着密切的关系,以前的戏班非常重视春节,春节前后都有隆重的‘封箱’‘开箱’仪式——腊月二十九一般是戏班封箱的时候。忙了一年,也要让大家休息一下。在衣帽、道具箱上贴上‘封箱大吉’的封条,同时为观众献上一场封箱大戏。这出戏是一年的最后一场,所以肯定和平时的剧目不同,多以拿手剧目和反串剧目为主,剧情火爆精彩。比如说《战宛城》等,这样的剧目角色多、有开打,适合演员发挥。一般老生演员可能串个青衣、甚至花脸,让观众看到演员的另外一面,增加剧目的看点,而且观众非常买账;正月‘开台’仪式也很隆重,有的初一开台,有的推迟一下。演员们要启封、开箱,同时把‘开锣大吉’‘开台大吉’‘新禧大发’这样的吉祥话贴在舞台上。一般以前戏班开台都在日场演出,但是比平日日常演出要早一两个小时,舞台上要有一个‘跳加官’‘跳灵官’的仪式。舞台上还要燃放爆竹,然后由扫堂童子扮成仙童出来清扫炮皮,这是要留住一年的财运。清扫的时候有个讲究,那就是要从外向里扫,也就是从台口往后台扫,就是为了图个吉利,然后‘加官’手持元宝上台贴吉祥话。一般开台演出第一个进来的观众不要钱,戏班认为这是带来财神的好运。但是,一般开台演出观众不多,因为大家都在拜年,来看戏的多半是‘五行八座’的学徒,他们不能回家过年,又没有什么生意,所以出来看戏消遣。演员在演出开台戏的时候一般都没有报酬,但是班主会给大家‘喜封’,封里面不是现钱,但是演员非常重视,回家后都会供奉起来……”刘先生介绍得详细认真,记者也听得饶有兴致,而在剧目选择上,戏班的规矩则更加有趣。
“春节时候一般不演死、杀、悲的剧目,基本上都是戏班拿手的剧目,或者《龙凤呈祥》《金榜乐》《红鸾喜》《普天同庆》《黄金台》这样的喜庆剧目。再有,一些剧目原本不吉祥,但是演员们会在春节期间改成吉祥的名称,适宜大家观看。比如《红鸾喜》,原本就是《棒打薄情郎》,但是名称一改马上有了年味和喜庆氛围。”刘连群先生特别介绍了一出我们喜欢的经典剧目在春节期间的名称改换,他说:“比方说我们熟悉的谭鑫培先生的那出《定军山》,打打杀杀原本不适合春节演,但是那是谭先生的拿手戏,谭先生聪明地在春节期间改成了《一战成功》,多好的名字!还有,老黄忠成功了,倒霉的曹将夏侯渊怎么办呢?于是戏班就会给扮演夏侯渊的演员加‘包银’,作为补偿。同时戏班很忌讳黄忠这样武将的‘上场门’,也就是俗称的‘白虎门’(下场门为‘青龙门’)。人们觉得‘白虎’不吉祥,于是谭先生就改为从下场门出场。至今很多年轻演员都不明白为什么谭先生的黄忠从下场门出场,就是这个典故。”
刘先生介绍,春节期间,戏班经常上演的剧目还有一些神话、辟邪、捉妖题材的戏,为的是图了吉祥,观众也喜欢看。他还告诉记者,春节期间很多戏班经常上演相同的剧目,比如老生加旦角的《玉杯亭》,这就刺激演员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来源:每日新报)
编辑:gemm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