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信 箱       vip会员        天 气   
字号:
对“让民族戏曲靓起来”的若干思考

  时间:2007-01-24 14:34    来源:     
 
 

  中央电视台2004年春节戏曲晚会《梨园盛世》于春节期间播出后,在全国观众心目中产生了比较热烈的反响。收视率也有所提高。观众普遍反应”除夕夜,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不再是人们唯一的’年夜饭’,美味的’戏曲大餐’让观众过足了戏瘾,感受到丰厚的文化底蕴”(天津《今晚报》)。在由《北京广播电视报》主办的”第九届观众最喜爱的春节电视节目有奖评选活动”中,荣获”春节期间最受欢迎的电视晚会”奖。身为总导演,感奋之余,觉得极有必要把我对”让民族戏曲靓起来”的若干思考细作梳理,回报关爱我们这台晚会的观众朋友们。虽则肤浅,却也真诚,同时借机向朋友们讨教,希望对节庆晚会进一步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 对”戏曲与电视结缘”的思考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在相当长的一个封建历史阶段,它只是活跃于歌台舞榭间。进入现代,由于现代传媒的出现,戏曲的生存状态开始发生了变化:广播电台转播演出实况,使戏曲的张力有所延伸。当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全面进入电视时代的时候,”戏曲与电视结缘”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在我看来,元杂剧的出现、明传奇的崛起、清京剧的诞生都是一场革命,而”戏曲与电视结缘”革命程度较前更为剧烈,革命前景较前更为恢弘,它将会得到”双赢”局面:戏曲走向现代化,电视体现民族化。作为电视人,我认为”让民族戏曲靓起来”,是我们的职责。
电视春节戏曲晚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十年来,前辈同行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成功经验,诸如确保节庆文化特定的文化内涵、戏曲名家名段荟萃、吸收新编戏曲中的精品之类,但有一个问题我总觉得没有解决好,那就是晚会常常处于”让戏曲牵着电视的鼻子走”的处境。

     我认为,电视春节戏曲晚会不是复制戏曲舞台艺术,而必须把电视、春节、戏曲、晚会的四大元素统统打通,在这四大元素中,首位应是电视。通过电视化的手段(包括前期镜头的设计、后期特技的使用等等)进行再创作,把戏曲再度呈现出来,弥补舞台的局限,在强化中国戏曲载歌载舞的本色上下大功夫,达到”让民族戏曲靓起来”的终极目标。

     例如:同一出梅派名剧《麻姑献寿》,在舞台上看,简易多了。搬到晚会的屏幕上,必须作”声容并茂”的改造。因此,”伴舞”是顺理成章的。这样,第一可营建”献寿”的吉祥气氛;第二可突出中国京剧”无声不歌、无动不舞”的根本特征。演员演着如鱼得水、观众看得赏心悦目,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二、 对”中国戏曲走向世界”的思考

     “中国戏曲走向世界”,我想主要是两个涵意:(1)反映中国戏曲博大精深,以此吸引全世界(包括华人)的视线;(2)站在世界的高度反观中国戏曲、中国戏曲人。

     正是出自这样的思考,在本届晚会上,我选择了将近一半比例的京剧、昆曲,三分之一比例的地方戏,其中包括河北梆子、评剧、越剧、豫剧、黄梅戏、川剧、秦腔等近20个剧种。其中,粤剧对东南亚颇有吸引力。歌仔戏《厦门新娘》反映海峡两岸通婚的故事,更有可看性。与此同时安排了由一百多个剧种顶尖演员组成的强大阵容,除前辈艺术家谭元寿、马金凤、马长礼、李维康、耿其昌等人以外,特别突出中青年,尤其推出一些新人新戏,如内蒙二人台的武利平、山西晋剧的苗洁、山东柳子的陈媛等演员,《宰相刘罗锅》、《图兰朵公主》等新编京剧的丰硕成果。以此构成群星荟萃、好戏连台、气势磅礴、色彩斑斓的晚会格局,展现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吸引外国朋友对东方文化、中国戏曲的关注。

     正是出自这样的思考,在本届晚会上,我们组创了序曲《大拜年》和尾声《戏魂》。

     网民信息告诉我们:春节的景象不止在北京、港、澳、台,更在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出现。这种景象告诉全世界:春节是所有华人特别具有传统人情味的共同节日,而且中国的这一个”春节”越来越”国际化”。春节”黄金周”出境与入境者的热潮空前高涨了。《大拜年》的内容就是通过遍布全世界的中华赤子”每逢佳节倍思亲”、向祖国人民大拜年的热烈景象,高扬爱国主义精神、一抒”为人类多作贡献”的世界胸怀。

     尾声《戏魂》则呈现另一番史诗风格:它以黄河、长江为具象,挖掘南、北戏文的人文精神,情中有景、景中有情,突现中华戏曲文化的民族气派与时代风采,给人以深厚的文化底蕴、空灵的精神寄寓。以尚长荣、关栋天等人强强组合,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它恢弘而不空洞,高雅却又通俗,特别受到大学生的好评。

三、 对”三贴近”的深入理解和渗透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上狠下功夫,这是本届晚会所遵循的最高原则。化成我们的口号,就是:”国家台的胸怀,老百姓的视角”。但是,具体实施,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在形式上如何体现,如何不重复前十届晚会的模式,我们颇费心思。

     我回过头去,向历史学习,发现一种现象,就是:戏曲与庙会结下了不解之缘,戏曲因庙会而红火,庙会以戏曲而兴隆。说到底:戏曲的根在民间。

     我转过身来,向现实讨教,发现近年来随着小康日子越来越好的趋势,庙会大兴。仅南方某省一省庙会就多达三百余处。北京也于2003年年底宣布:全面恢复庙会。(张巧英)

  来源:中国戏曲网

编辑:gemmy

 
编辑:system    
 
相关新闻
图片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