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照片 |
作家手稿 |
作家简介 |
作家年表 |
作家作品 |
品评作家 |
评论汇编 |
一、照片
二、手稿
三、简介
聂华苓1952年1月11日生于湖北武汉,中央大学外文系毕业。
成长岁月于战乱中度过,十四岁时始当流亡学生,在离乱的岁月里因战火而四处移迁。1949年新婚不久,随即跟国民党逃难到台湾。聂华苓在大陆成长、求学,居住过24年,但是台湾生活的十五年却成为改变她一生最重要的关键,她说:“我亲爱的姆妈和大弟的坟茔在碧潭,我两个女儿都在台北出生、长大。”从二十四岁到三十九岁的年华都献给了台湾,更在这里开启了她文学生涯,并进而影响到整个华语文学界。
1949年,经由李中直的介绍,加入了雷震创办的《自由中国》杂志社,成为该社最年轻,唯一的女性成员,与胡适之、毛子水、雷震、戴杜衡、殷海光一起执行编务工作,她满怀感激地说:“二十多岁是最能吸收、最有激情的年纪,我能与他们一起工作,当时不知道有什么收益,但此后三、四十年来,我一直深受他们的影响。”
1951年,聂华苓开始写小说。除了文学创作上的丰收之外,1949年到1960年为止,她担任《自由中国》文艺栏编辑达十一年之久。由她所主编的文艺版,让当时一片“反共热潮”的文艺媒体有了另一个新天地,培养了多位重要作家,如:朱西宁、司马中原、司马桑敦、于梨华、陈之藩等。
陈芳明的台湾新文学史中以为五○年代最重要的文学刊物编辑,就属林海音和聂华苓了!更因为通过约稿跟这些作家讨论沟通,她的创作上有很大的进步。到了1960年创作已经出了多本单行本。第一本是中篇小说《葛藤》,小说表面上是一个爱情故事,实际上是抒写在台湾受压抑下几个人物的遭遇。第二部是短篇小说集《翡翠猫》,这些短篇主要发表在五十年代后期的《文学杂志》。《自由中国》被查禁后,聂华苓只好靠着微薄的稿费及翻译来维持生计,也就是在这段期间完成她的成名作《失去的金铃子》。
最为人知的《桑青与桃红》最初在台北《联合报》连载,登到第三部,就被书刊检查官腰斩,后来才改在香港《明报月刊》刊载。聂华苓说:“我不仅是写一个人的分裂,也是写一个人在中国变难之中的分裂,和整个人类的处境:各种的恐惧,各种的逃亡。”这部寓言体的小说,综合了中国传统及西方的现代手法,以桃红的书信和桑青的日记两种形式,交融贯穿现在与过去的故事;通过这两个二而一的女主角,暗喻动乱中国的悲剧,成为目前探讨女性、国族的重要作品。
赴美后的聂华苓与其夫婿美国诗人保罗?安格尔(Paul Engle),一同为他们创立的“国际写作划”(International WritingProgram )努力。爱荷华这个宁静优雅的小城,从此与台湾作家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了海外年轻作家成长、茁壮的沃土。白先勇的〈台北人〉,王文兴的〈玩具手枪〉,欧阳子的〈秋叶〉,聂华苓的〈桑青与桃红〉,叶珊的〈秋雨落在陌生的平原上〉,这些台湾当代文学中具有代表性,实验性的作品,大部份是在爱荷华创作出来的。
由于安格尔和聂华苓的关系台湾作家年年都被邀请参加,而且举办盛大的“中国之夜”。到过爱荷华的台湾作家包括了叶维廉、郑愁予、商禽、林怀民、王祯和、尉天骢、姚一苇、杨逵、宋泽莱、陈映真、七等生、东年等。1977年与安格尔被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1981年与安格尔同获美国五十州州长颁发文学艺术贡献奖。写作计划同时邀请台湾大陆两岸作家。
聂华苓从《自由中国》到爱荷华作家工作坊,她所在的地方她都贡献出她的精力,尤其是二十年来,有七百多位作家从世界上不同语言的地区,从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来到爱荷华,也有许多成名的台湾诗人与作家均出自“国际写作计划”及“作家工作坊”,对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有巨大贡献。
四、年表
1925年 |
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一出生即碰上战乱,内忧外患。 |
1948年 |
以笔名远方发表第一篇文章〈变形虫〉于南京杂志,为一讽刺散文。 |
1949年 |
来台后,加入自由中国半月刊社任编辑委员和文艺主编达十一年之久,与殷海光、戴杜衡、雷震共事,对其日后影响甚深。五月,第一本中篇小说〈葛藤〉,《自由中国》出版。小说表面上是一个爱情故事,实际上是抒写在台湾受压抑下几个人物的遭遇。 |
1959年 |
第二部是短篇小说集《翡翠猫》,明华书局出版。这些短篇主要发表在五十年代后期,夏济安主编的《文学杂志》。翻译詹姆士小说《德莫福夫人》,文学出版。 |
1960年 |
翻译《美国短篇小说选》,明华书局出版。 |
1961年 |
《失去的金铃子》,台湾学生书局出版。 |
1962年 |
应台静农之邀到台湾大学教「创作课」,不久,徐复观又找她到东海大学兼一教席,与余光中合教一门「创作课」,由余光中教诗,聂华苓教小说。 |
1963年 |
安格尔获得洛克菲腊基金会的赞助资金,让他访问亚洲的作家。安格尔到了台湾,在驻台美国领事馆举行的酒会上与聂华苓相识。也在同年安格尔邀请了欧阳子、王文兴和白先勇三个台湾作家到爱荷华。 |
1964年 |
受聘于爱荷华大学,担任「写作工作坊」顾问,从此离开了国土,踏上另一个途程。 |
1967年 |
「国际写作计划」(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创立,邀请来自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十八个作家。 |
1971年 |
翻译纪德《遣悲怀》,晨钟出版。 |
1973年 |
《梦谷集》,大林出版。 |
1977年 |
以南斯拉夫作家阿哈密德?伊玛莫利克为首的三百多位各国作家,联合推荐聂华苓、保罗?安格尔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 |
1978年 |
首次以探亲名义重返南京,她的盛名早已传到中国,接到邀请到处演讲。 |
1980年 |
开始翻译《百花齐放》的集子,分两册出版。 |
1981年 |
他俩获得全美国五十个州的州长所颁发「文学工作奖」,表扬他俩对美国文学工作的贡献。 |
1992年 |
《三十年后梦游故园》、《桑青与桃红》,锦德出版。 |
1994年 |
《一朵小白花》,水牛出版。 |
1997年 |
长篇小说《桑青与桃红》时报出版。 |
五、作品
出版书籍
1961年 《失去金铃子》,台北:学生。
1973年 《梦谷集》,台北:大林。
1988年 《桑青与桃红》,台北:锦德。
1988年 《三十年后梦游故园》,台北:锦德。
1992年 《一朵小白花》,台北:水牛。
1996年 《鹿园情事》,台北:时报。
1997年 《桑青与桃红》,台北:时报。
翻译作品
1959年 詹姆士着《得莫福夫人》,台北:文学。
1960年 《美国短篇小说选》,明华书局。
1980年 《百花齐放》。
期刊、报纸、散篇
1961年 〈苓子是我吗?〉,《联合报》6版。
1980年 〈浪子的悲歌─中篇小说《桑青与桃红》前言〉 ,《花城》6期。
1988年 〈临别依依:台北印象〉,《中国时报》5月23 日18版。
1988年 〈桑青与桃红流放小记〉,《中国时报》8月22 日18版。
1991年 〈永远活在安格尔家园〉,《联合报》3月27日 25版。
六、品评作家
◇文选自〈林菁菁:女性/乡土书写──重读五○年代聂华苓《失去的金铃子》〉
聂华苓《失去的金铃子》这部小说以故乡为背景,本文在论述中提出,她以细节描述的策略,扬弃“反共”意识家国民族情感的叙述,转向书写女性内心意识的自省,并且关注传统中国妇女存在的困境。呈显出与当时主流文学不同调的另一种声音。透过女性中心视角的故乡经验,解构了以男性的故乡叙事传统。也以女性私领域日常琐碎再真实不过的生活题材,嘲弄了作者当时身处背景,家国战争民族情感至上的宏大叙述。我们可以在文本中看到作者对传统中国妇女处境的深切关注,在当时看来极富政治意味的文本,透过本文的解读,希望可以激发我们另外一层关于妇女问题的思索空间。
◇文选自〈陈芳明,《台湾新文学史》,联合文学〉
聂华苓在五○年代是一位重要的文学生产者,她选取有的作品不仅是有意识提高女性作家的能见度,并且是相当自觉地要与“反共”文艺政策有所区隔。聂华苓的文学取向,与自由主义的脉络可谓环环相扣。……她强调性别议题,主张自由想象,都与“反共”路线背道而驰。
七、评论汇编
期刊论文
1959年 彭歌:〈短篇小说的深度与广度──聂华苓女士短篇小说「翡翠猫」书后〉,《文学杂志》6卷2期,页26-32。 1959年 王敬义:〈评介「翡翠猫」〉,《大学生活》15期12月号,页35-36。 1963年 归人:〈从「与君同在」谈小说〉,《妇友》13卷15期,页13-15。 1976年 叶维廉:〈突出一瞬的蜕变里:侧论聂华苓〉,《中国现代作家论》,页343-366。 1981年 王晋民:〈论聂华苓的创作〉,《文学评论》6期。 1981年 高缨:〈谈聂华苓的三部小说〉,《文汇增刊》4期。 1982年 陆士清、王锦国:〈试论聂华苓创作思想的发展〉,《台湾文学新论》,页174-184。 1986年 古剑:〈聂华苓的中国情意结──关于大陆、台湾香港文学的对话〉,《台港文学选刊》3期。 1987年 张荔:〈回头浪子的史诗──谈聂华苓三部小说艺术探索的开放过程〉,《吉林师院学报》1期。 1987年 白少帆、王玉斌:〈聂华苓〉,《现代台湾文学史》,页347-371。 1990年 叶石涛:〈谈聂华苓的小说和散文〉,《走向台湾文学》,页194-196。 1992年 黄重添:〈故园在他们梦里重现〉,《台湾长篇 小说论》,页127-140。 1992年 古继堂:〈唱「浪子」悲歌的聂华苓〉,《台湾新文学概观》,页128-142。 1993年 陈贤茂:〈聂华苓的小说〉,《海外华文文学史》,页603-618。 1993年 刘登翰:〈聂华苓的小说创作〉,《台湾文学史〈下〉》,页256-264。 1993年 陆士清:〈论桑青〈桃红〉〉,《台湾文学新论》,页185-197。 1994年 李雨红:〈桑青与桃红〉,《台港小说鉴赏辞典》,页137-139。 1994年 徐国伦、王春荣:〈聂华苓的《桑青与桃红》〉,《二十世纪中国两岸文学史》,页214-219。 1995年 盛英:〈聂华苓及其文学创作〉,《二十世纪女性文学史》,页1046-1050。 1995年 白先勇:〈世纪性的漂泊者─重读《桑青与桃红》〉,《第六只手指》,页215-223。 1995年 周素凤:〈苦涩的成长:细读「失去的金铃子」〉,《台北技术学院学报》28卷1期,页533-569。 1998年 梁一萍:〈女性/地图/帝国:聂华苓、绸仔丝、玳咪图文跨界〉,《中外文学》317期,页63-98。 1999年 郭淑雅:〈「丧」青与「逃」红?试论聂华苓「桑青与桃红」/国族认同〉,《文学台湾》32期,页252-275。 2000年 陈佳妏:〈论「桑青与桃红」中的女性意识与历史书写〉,《中文研究学报》3期,页147-163。 2001年 曾珍珍:〈〈桑青与桃红〉:七十年代前卫女性身体书写〉,《文学台湾》37期,页63-68。 2001年 曾珍珍:〈《桑青与桃红》导读〉,《日据以来台湾女作家小说选读〈上〉》,页219-224。 2001年 周立民:〈白先勇聂华苓互评小说〉,《明报月刊》427期,页45-46。 2001年 周立民:〈小说的实与虚──以「桑青与桃红」为例〉,《明报月刊》427期,页43-45。 2003年 林翠真:〈女性主义的离散美学阅读──以《桑青与桃红》为考察对象〉,《霜后的灿烂─林海音及其同辈女作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页427-446。
报上评论
1983年 黄丽萍:〈矛盾中的再生──听聂华苓谈「华文文艺与世界文艺」〉,《星洲日报》15版。 1987年 向阳:〈汹涌者的喷泉:读聂华苓小说「失去的金铃子」〉,《自立晚报》4月24-26日10版。 1990年 叶振富:〈聂华苓〉,《中国时报》6月7日27版。 1997年 陈克华:〈《桑青与桃红》一点灵明与八方非议〉,《中央日报》8月20日21版。
(来源:台湾文学资料库)
编辑:秋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