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信 箱       vip会员        天 气   
字号:
白先勇:台湾近代著名作家

  时间:2006-03-21 10:11    来源:     
 
 

作家:

白先勇

本名:

白先勇

其它名:

郁金、白黎、萧雷

性别:

出生年:

19370711

籍贯:

广西省桂林市

个人简介:

“国立”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作家工作坊”硕士。大学时代曾和王文兴、欧阳子、陈若曦等创办《现代文学》双月刊,旋又创办《晨钟出版社》。现任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教授,教授中国语言文学。着有散文集《蓦然回首》等两种,小说集《台北人》、《孽子》等多种,剧本《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等多种。

写作风格:

白先勇的第一篇小说“金大奶奶”,刊登于1958年九月《文学杂志》五卷一期。他的前期作品,作者的个人色彩和受西方文学影响较重;后期作品的现实性较强,艺术上日臻成熟。小说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旧日官宦世家的兴衰,二是描写大陆播迁来台人士和旅美华人对故国家园的萦念,三是台湾社会人民的侧影。欧阳子曾出版研究《台北人》的专书《王谢堂前的燕子》,认为白先勇作品的主题包括“今昔之比”、“灵肉之争”和“生死之谜”。余光中则对白先勇的文学成就有如下的评述:“在主题上可以说为当代台湾的中上层社会塑下了多面的浮雕,在技巧上可以说熔中国古典小说和西洋小说于一炉。”

照片:

 

   
   
   

年表:

 

年月日

年龄

              

1937

7

11

1

出生于广西南宁市小乐园医院,后迁回桂林。先祖为江苏南京水西门人,回族,因做官而移居广西。父亲白崇禧将军早年出生于桂林郊区会仙镇山尾村。

1943

 

 

7

入桂林市中山小学。

1944

 

 

8

桂林大火,日军逼近,随家迁重庆,为避免日机轰炸,就读于重庆郊区农村的西温泉小学,后因生肺病回重庆市李子坝疗养。

1945

 

 

9

抗战胜利,随父母由重庆回南京。住大悲巷、大方巷。曾游中山陵、西花台、燕子矶、无梁殿、秦淮河、夫子庙等名胜古迹,对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留下深刻印象。

1946

 

 

10

移居上海,住多伦路,后因肺病与佣人顺嫂移居虹桥路花园洋房疗养,病后回毕勋路居住,并入南洋模范小学。

在上海虹桥花园养病和念书期间,曾阅读大量通俗小说和武侠小说,如《蜀山剑侠传》、《粉妆楼》、《征东》、《征西》等。

在沪期间,曾与家人到国际饭店、大世界、沙胜大厦、黄埔滩、先施公司等地游玩,到美琪、国泰、金城、大光明、南京、卡尔顿等戏院观看梅兰芳、俞振飞等京剧大师的演出和西方电影。白先勇由此熟悉了京沪文化,以及目睹了战后上海由繁荣走向衰落的景象。

1948

 

 

12

由上海、南京、武汉到广州,在广州东山培正小学念书三个月。同年迁居香港。

1949~1951

 

 

13~15

就读于香港九龙塘小学,喜欢美术,曾获香港小学生美术比赛冠军。

小学未毕业即跳级入爱尔兰人办的英文学校喇萨书院。香港是世界文化汇流的地方,香港的生活使他进一步接触了西方文化。

1952

 

 

16

移居台湾,就读台北建国中学,首次投稿《野风杂志》。

1956

 

 

20

由于他梦想参于兴建长江大坝工程,以第一志愿考取台湾省立成功大学(今“国立”成功大学)水利工程学系。在报章发表散文。

1957

 

 

21

发现兴趣不合,转学“国立”台湾大学外国文学系,改读英国文学。

1958

 

 

22

首次在《文学杂志》五卷一期发表“金大奶奶”。

1959

 

 

23

“入院”刊于《文学杂志》五卷五期。

“闷雷”刊于《笔汇》革新号一卷六期。

1960

 

 

24

与同学欧阳子、王文兴、陈若曦等人创办《现代文学》。

“月梦”刊于《现代文学》第一期。

“玉卿嫂”刊于《现代文学》第一期。

“黑虹”刊《现代文学》第二期。

1961

 

 

25

“小阳春”刊《现代文学》第六期。

“青春”刊《现代文学》第七期。

“藏在裤袋里的手”刊《现代文学》第八期。

七月,自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

“寂寞的十七岁”刊《现代文学》第十一期。

“金大奶奶”由殷张兰熙女士译成英文,收入她所编之New Voices Taipei Heritage Press,1961

1962

 

 

26

“毕业”刊《现代文学》第十二期。

“玉倾嫂”由张兰熙女士译成英文,收入吴鲁芹先生所编之 New Chinese Writing Taipei: Heritage Press,1962

1963

 

 

27

入美爱我华大学小说创作班。

1964

 

 

28

“芝加哥之死”刊《现代文学》第十九期。

“上摩天楼去”刊《现代文学》第二十期。

“香港一九六○”刊《现代文学》第二十一期。

“安乐乡的一天”刊《现代文学》第二十二期。

1965

 

 

29

获硕士学位,赴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任教中国语文。

“火岛之行”刊《现代文学》第二十三期。

“永远的尹雪艳”─《台北人》首篇,刊《现代文学》第二十四期。

“谪仙记”─《纽约客》首篇,刊《现代文学》第二十五期。

“香港一九六○”自译为英文发表于 Literature East West VI. IX No. 4.

1966

 

 

30

“一把青”刊《现代文学》第二十九期。

“游园惊梦”刊《现代文学》第三十期。

1967

 

 

31

“岁除”刊《现代文学》第三十二期。

“梁父吟”刊《现代文学》第三十三期。

《谪仙记》短篇小说集出版,文星书店印行。

1968

 

 

32

“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刊《现代文学》第三十四期。

出版《游园惊梦》短篇小说集,仙人掌出版印行。

1969

 

 

33

“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刊《现代文学》第三十六期。

“思旧赋”刊《现代文学》第三十七期。

“谪仙怨”刊《现代文学》第三十七期。

“满天里亮晶晶的星星”刊《现代文学》第三十八期。

1970

 

 

34

“孤恋花”刊《现代文学》第四十期。

“冬夜”刊《现代文学》第四十一期。

“花桥荣记”刊《现代文学》第四十二期。

1971

 

 

35

“秋思”刊《中国时报》。

“国葬”刊《现代文学》第四十三期。

“谪仙记”由夏志清先生及作者译成英文,收入夏志清先生所编“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Stories”(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and London 1971)。

出版《台北人》短篇小说集,晨钟出版社印行。

1975

 

 

39

“永远的尹雪艳”由Katherine Carlitz and Anthony Yu合译成英文。“岁除”,由Diana Granat 译成英文,同载于“Reuditions NO.5 Autumn 1975”(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花桥荣记”、“冬夜”由朱立民先生译成英文,载于《中国现代文学选集》。

An Autholog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Taiwan1949-1974, VI. 2. Short  SriesTaipei,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mpilation and Translation,1975

1976

 

 

40

“冬夜”由John Kwan-Terry and Stephen Lacey译成英文,载于刘绍铭先生所编Chinese Stories From Taiwan1960-1970New York,Columbla University Press,1975

欧阳子女士著《王谢堂前的燕子》(《台北人》的研析与索隐),尔雅出版社印行。

《寂寞的十七岁》小说集出版,远景出版公司印行。

1977

 

 

41

长篇小说《孽子》开始连载于《现代文学》复刊号第一期。

1978

 

 

42

“孽子”继续连载。

《台北人》韩文版出版,许世旭先生译,收于《世界文学全集》,第七十九集,三省出版社。

The Short Stories of Pai Hsienyung1938-by Bess Man-ying Ip, M. A. thesis,University of Auckland, New Zealand

Der Schriftsteller Pai Hsien-yung

Im Spiegel Seiner KurzgeschichteStaatsbegrabnis

M.A. Thesis by Alexander Papenberg,

University of Heidelebrg,Germany

《蓦然回首》散文集出版,尔雅出版社印行。

1979

 

 

43

“夜曲”刊《中国时报》「人间」副刊。

“永远的尹雪艳”刊于北京《当代》杂志创刊号,此为首篇台湾小说发表于中国大陆刊物。

1980

 

 

44

“游园惊梦”英译刊香港中文大学《译丛》第十四期,作者与Patia Yasin合译。

出版《白先勇小说选》,王晋民编选,广西人民出版社印行。

1981

 

 

45

《孽子》由新加坡南洋商报全本连载完毕。

1982

 

 

46

出版《游园惊梦》剧本,远景出版公司印行,并演出《游园惊梦》舞台剧。

出版《台北人》英译“Wandering in the Garden, Waking from a Dream”印第安纳大学出版,作者及Patia Yasin合译,乔志高编。

出版《白先勇短篇小说集》,福建人民出版社印行。

1983

3

 

47

长篇小说《孽子》,远景出版公司印行。

 

4

 

47

新版《台北人》出版,尔雅出版社印行。

1984

6

 

48

出版《明星咖啡馆》,皇冠出版社印行。

“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玉倾嫂”改编电影上演。

1985

 

 

49

《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和《玉卿嫂》电影剧本出版,远景出版公司印行。

“孤恋花”改编电影上演。

1986

 

 

50

《孽子》改编电影在台湾上映。

“骨灰”刊《联合文学》第十二期。

Einsam Mit Siebzehn ”德译《寂寞的十七岁》短篇小说集出版,Wolf Baus, Susanne Ettl译,Dicderichs印行。

《台北人》,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

1987

4~6

 

51

第一次回大陆讲学,在广州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作题为“台湾现代主义的兴起及其影响“学术演讲,并与谢晋商讨电影剧本《最后的贵族》的编写与拍摄。

Enfance à  Guilin”法译“玉卿嫂”出版,Francis Marche,Kong Rao Yu译,Alinea印行。

“白先勇自选集”出版,香港华汉出版事业公司印行。

“骨灰”(白先勇自选集续篇)出版,香港华汉出版事业公司印行。

“孽子”出版,黑龙江北方文艺出版社印行。

1988

2

 

52

出版《孽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印行。

 

3

 

52

《游园惊梦》舞台剧在广州、上海演出,由广州话剧团、上海昆剧团、上海戏剧学院等联合演出。同年此剧又赴香港演出。

出版《孽子》香港版,华汉文化事业公司印行。

“第六只手指”,散文、杂文、论文集出版,香港华汉出版事业公司印行。

1989

 

 

53

电影《最后的贵族》在大陆上演,改自“谪仙记”,谢晋导演,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

“寂寞的十七岁”,短篇小说集改由允晨出版公司出版发行。

“孽子”,改由允晨出版公司出版发行。

1990

9

 

54

到广州参加《白先勇传》定稿工作,并参加亚运会开幕式,游览北京、上海等地。

“最后的贵族”在东京首演。

“最后贵族”,日译“谪仙记”等短篇小说集出版,东京德间书店印行。

Crystal Boys”,“孽子”英译本出版,Howard Goldblatt(葛浩文)译,Gay Sunshine Press 印行。

1991

 

 

55

“白先勇论”出版,北京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袁良骏教授著,尔雅出版社印行。

“孤恋花”短篇小说集印行,北京文联出版社印行。

1992

 

 

56

《现代文学》杂志一五十一期重刊,现文出版社出版,诚品书店发行,《现文因缘》同时出版。

1995

9

 

59

新编《第六只手指》出版,尔雅出版社印行。

 

 

 

 

以上数据来源:

王晋民著,《白先勇传》,台北市:幼狮文化,民833月。

白先勇著,《蓦然回首》,台北市:尔雅出版社,民679月一日。

1996

 

 

60

《白先勇自选集》出版,广东花城出版社印行。
法译《台北人》出版,¨Gens de Taipei〃,Andree Levy译,Flammarion出版。

1997

 

 

61

“玉卿嫂“改编电视剧上演。
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部图书馆成立《白先勇资料特别收藏》档案。其中包括白先勇手稿。
哈佛大学上演“孽子”改编英文剧,在Adams Theater公演七場。由哈佛、波士頓及其他大学学生联合演出,John Weistein改编执导。

1998

 

 

62

“花桥荣記”改编成电影。

1999

 

 

63

《台北人》入选《台湾文学经典》。
发表散文“树犹如此”纪念亡友王国祥。
亚洲周刊评选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排行榜”,《台北人》名列第七。前六名分别为鲁迅《呐喊》,沈从文《边城》,老舍《骆驼祥子》,张爱玲《传奇》,钱锺书《围城》,茅盾《子夜》。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三本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孽子》简体字版。
上海文汇报出版两本散文集“蓦然回首”、“第六只手指”简体字版。

2000

 

 

64

香港电台制作《杰出华人系列--白先勇》首播。
台湾春晖制作《作家身影--永远的台北人》首播。

2001

 

 

65

接受台湾《远流杂志》专访。
香港迪志文化出版社出版《游园惊梦二十年》,书中包括“游园惊梦”小说及剧本。另外随书附送VCD一片,收录1982年“游园惊梦”台北舞台剧片段及幕后筹划花絮,2000年于香港城市大学及台北新舞台演讲片段,名旦华文漪的《牡丹亭》选段。

2004

 

 

68

白先勇策划的青春版《牡丹亭》内地首映。

 

 

(来源:当代文学史料)

                                       编辑:秋日
 
编辑:system    
 
相关新闻
图片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