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文旦缘

时间:2011-11-22 11:25   来源:台州日报

  海峡两岸波连波,麻豆楚门柚子多。

  往岁韩黄得贡品,两岸文旦记平和。

  这是改革开放之初,一位玉环籍台胞回故乡探亲品尝文旦时所写的一首诗。

  “麻豆”即今台湾台南县安定乡麻庄,与玉环的楚门一样,是个盛产文旦的地方。韩黄是两姓连撰,韩是楚门山外张的清代古人韩姬宗,黄是清代台南郑杨庄庄民黄灌,两人都从福建引种柚子回到自己的家乡。“平和”指盛产文旦柚的福建省平和县,清代自雍正皇帝开始至慈禧太后,都喜欢品尝平和县的文旦,认为这是天下最佳的柚子。

  台湾有麻豆柚,玉环有文旦柚。两柚一条根,主根源自福建。

  那么,柚子为什么还叫文旦呢?相传,“文旦”是闽南一位姓文的女伶艺名,她不但戏演得出色,而且喜欢种柚树,每一棵柚树都会结出十分美艳的柚子,古籍中称柚子因“其色白味清香,风韵耐人”,这好比女伶佳人的名字一样令人想象。又因历代作为贡品进奉朝廷,而成为著名水果。文旦无论在麻豆还是在楚门,都是柚粒大、皮薄、肉白、汁多,酸甜适口。

  当年,文旦从福建引进台湾岛还是玉环岛,都有一段传奇色彩的史话。

  清代雍正初年,台南郑杨庄庄民黄灌从闽南引进文旦柚,最初仅作为田园点缀,道光三十年,麻豆街居民郭药,用两斗米换了六棵柚苗,携回麻豆庄郭氏祖厝庭园栽种。若干年后,开花结果,令人喜爱,剥皮食之,美不胜收,于是乡邻族亲纷纷引种增植,几乎家家栽种。数十年后,麻豆文旦柚竟香飘清廷。日寇侵台后,特定将文旦柚全部送往日本进贡天皇。据台湾的文献记载,台湾花莲的“鹤岗文旦柚”也是清朝康熙年间(1701)从闽南的长泰传过去的。所以说,海峡两岸柚子同一宗,台湾文旦柚的“祖居地”就在对岸的闽南。

  玉环文旦最早产于楚门龙溪的山外张,据记载,清朝光绪年间(1875),山外张村韩姬宗科考后授任江西广信府兴安知县,同年携妻芳杜李氏由江西返乡省亲。途经安徽九华山时,韩姬宗与妻朝山敬香,偶然遇到福建信女,分吃她供佛后的福建平和柚子。李氏见福建柚味浓脆嫩、清甜爽口,就留下种子带回龙溪山外张村播种,成活十三株栽种在韩家大院。经过细心培育,文旦成林挂果。韩氏人家常常用文旦招待客人,后由楚门蒲田亲戚引种,与土栾、玉橙等嫁接选育,一代代繁衍下来,品种日臻优良,逐成柚类珍品。一九八五年参加全国优质农产品评比,也称玉环柚。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龙溪乡通过查阅关于玉环文旦省内外报刊登载的文史资料、实地考证、走访原资料撰写作者、查证韩氏宗谱、查寻韩姬宗科考功名御赐旗杆文物,挖掘、整理、证明玉环文旦的由来,也得到了县政府的认定。

  为抢救玉环文旦原址的文化遗产,今年,龙溪乡政府联合山外张韩家大院韩氏后人,清理出原址空地,在当年第一棵文旦成长的地方,重新移栽一棵品种优良的第二代文旦树和一些小文旦树,重置韩姬宗科考功名御赐的旗杆,复原玉环文旦始祖地昔日的情景,初现当年韩家大院文旦飘香盛景的雏形,让人们尝果思源。

  玉环的楚门文旦被誉为“中华第一柚”,是玉环县最大特色农产品,果大形美、酸甜可口,有着“天然罐头”之称,曾在全国柚类评比中荣获“八连冠”,这在我国果树发展史上是比较少有的荣誉,玉环县因此被命名为“中国文旦之乡”。

  自古以来,人们不但把文旦视为保健果品,而且把它当成思乡念祖的地方风物。每年入秋以后,正是柚子大量登市之时,漫步浙闽台街市,随处可见一颗颗柚子被码成一堆堆小山似的,芳香四溢。每年中秋节,在闽南、台湾与浙江温台两地的闽南方言区,几乎家家户户都要买来柚子和月饼,摆放一起供奉“月娘妈”(月亮)。民间的“柚子宴”更是风靡海内外。在闽台柚子产地,每逢秋冬季节,旅外游子回故里寻根谒祖、旅游观光时,柚乡的亲友有的举办这种独领风骚的“柚子宴”,庆贺游子归来,合家团圆,故亦取谐音谓之“游子宴”。“柚子宴”上吃的柚子,是精挑细选的,特别清爽可口,又有观赏价值,一个个滚圆滑溜,犹如大皮球,煞是可爱。

  柚子味美,游子心诚,柚乡的人情更纯朴更可爱,有的人家把白白胖胖的小娃娃昵称“文旦柚”,既文雅幽默,又不乏乡土气息,而且是对“文旦柚”最好的赞誉。如今,玉环大麦屿港成为浙江直航台湾的客运口岸,玉环的楚门文旦常被经过玉环的台湾客商买走,带回一家人品尝。这些台湾客商常年在大陆办厂经商,回乡之情中充溢着游子回来之情,两岸友好平和之情,回家品尝文旦,有一种传递情缘至深的味道。在玉环,有一处谜语十分有趣:“黄皮做面子,白布当里子,包着好梳子,掀布接游子。”尝柚、赏柚、玩柚,海峡两岸的人们可在这柚子当中体味到饮食文化的多样性与千变万化,给精神、物质带来双重享受。

分享到:
编辑:李瑞艳

图片

图片推荐

    要闻

    两岸情

    各地涉台活动

    文化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