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海疆巡礼:乐守天涯——南麂官兵的凡人伟业
日前,记者随“万里海疆巡礼”采访团登上位于浙江省东南海域的南麂列岛主岛——南麂岛,探访东南沿海一线官兵的工作生活。图为战士们亲手所写的标语。(中国台湾网 马迪 摄)
中国台湾网11月2日温州消息 想上南麂岛,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这个近年来名声鹊起的小岛,距离大陆最近点有28海里,即50多公里的距离,变幻莫测的风浪、时常造访的台风,都是进入南麂岛唯一交通工具——渡轮的最大敌人。人们常常要提前致电港口,才能确认是否能够成行。
面积仅有7平方公里的南麂岛拥有三张“金名片”: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中国最美十大海岛之一,每年5到10月都会有数万游客蜂拥而至,享受美景美食。但在平安喜乐的背后,很少有人知道,岛上还驻扎着一批乐守天涯的海军91683部队官兵,在默默无闻中守望着海疆。
日前,记者随“万里海疆巡礼”采访团登上位于浙江省东南海域的南麂列岛主岛——南麂岛,探访东南沿海一线官兵的工作生活。
首先吸引记者注意的是岛上处处可见的台风肆虐的痕迹。今年10月6日,台风“菲特”的核心对流刚刚经过这里,最大风速高达到17级,营区驻地也未能幸免:房顶的红瓦被掀得七零八落,玻璃窗多处破损,连院子里的篮球架也遭遇“飞来横祸”——它被房顶吹落的热水器砸中,扭曲成匪夷所思的形状。
对于1955年5月设立的这个站来说,这样的台风已经经历了不知多少次,固定的防台机制在“菲特”来袭时又一次发挥了作用:大多数官兵进入掩体避风,老战士和干部则带头组成应急分队留守在营地里,力争把损失降至最低。“台风这个东西没办法‘抗’的,只能避。”官兵们笑着说。
台风不是这些官兵面临的唯一问题。2009年来到岛上的张指导员介绍说,相比台风,更大的问题是每年冬天十余次的冷空气,以及由此带来的大风大浪。一般9级风以上便会造成停航,而停航的时间一长,所有人的补给就成了问题,有时甚至一餐只有一个菜,但战士们主动克服困难,毫无怨言。
一名姓窦的班长对此也深有同感:“刚来时觉得海涛悦耳,海风舒畅,但时间长了就没感觉了。现在不关心风景,只关心天气——冷空气、台风,这些会直接影响通航,饮食都成问题,有时战士们自己种的菜还没长大就摘来吃掉了。”
航班少,也造成了探亲难。曾经有官兵家属春节期间来探亲,从正月初六等到正月十五,带来的特产都坏掉了,才等到有船上岛。每年只有一次休假、一次探亲,与亲人的长时间分离是战士们面临的一大困境,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辛酸故事。一位姓端木的战士讲到,有一次凌晨接到妻子的电话,得知孩子发烧,但他却远在天涯爱莫能助,那个时候当真揪心。
在艰苦的环境中,家人一般的战友情谊是坚持下去的动力之一。“以岛为家”是岛上官兵的一贯信念。窦班长说,每次送老兵,战士们都送到码头,洒泪而别;老兵回来探望战友,见到门口的两棵“站树”都热泪盈眶。
对张指导员来说,“以岛为家”就是“在一个地方,静下心来把事做好,对得起自己的身份和职责”。据他讲,南麂列岛中有一座名为“稻挑山”的领海基点岛,岛上的石碑书写着鲜红的“中国”二字。讲到此处,他笑着说:“当了这么多年兵,不就是为了这两个字嘛?”
南麂岛,浙江全省最后解放的地方,离钓鱼岛最近的有常住居民的岛。正是因为岛上一代代官兵言传身教,把“乐守天涯”的精神传统传承下去,才有了一方海疆的安宁,真正堪称“凡人伟业”。(中国台湾网记者 马迪)
战士们的图书馆,图书种类齐全。(中国台湾网 记者 马迪)
营地内设有迷你型“超市”,大大方便了官兵们的日常生活。(中国台湾网 马迪 摄)
寝室一瞥。(中国台湾网 马迪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