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琦君研究在台湾成显学_科教文体_温州网

2013-09-04 09:53:00
来源:温州网–温州日报
字号

  彭福云摄

  琦君纪念馆里收藏的我市艺术家绸塑作品,生动再现了琦君笔下的温州端午风俗。季天渊摄

  画家麦浪的“故园”画展上,展出了多幅琦君故里的油画,这是琦君故居的旧门台。

  琦君是温籍著名作家,她创作出版的儿童文学作品有11本,散文、小说类作品44本。她在台湾曾获得“文艺协会”散文创作奖、台湾“中山学术基金会”文艺创作散文奖、台湾儿童读物金鼎奖、台湾“教育部”文艺奖等奖项。2006年琦君逝世,2011年,琦君大部分文物收入台湾文学馆典藏部收藏。琦君的著作在台湾一版再版,曾创下散文作品57次重印的纪录。

  台湾文学馆典藏组组长(研究员)许惠玟说,琦君研究在台湾已经成为显学,她做过统计,台湾已经有32部论著是有关琦君的,每部都是一本厚厚的书。琦君的读者年龄跨度很大,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儿童,都是她忠实的读者。

  许惠玟认为,琦君是文坛的常青树,除了本身作品的原因外,主要还有以下几个外在的因素促成,这些因素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思考。

  众多名家赞誉

  奠定文坛地位

  许惠玟说,中国传统文人世界里,文人总相轻,但是在琦君身上,变成了文人不相轻。多年来,一直有名家文人不断赞誉琦君作品。

  1956年,近代著名教育家罗家伦说其“文字清丽雅洁,委婉多姿。写风景有诗意,写动作颇细腻,写人物颇富于温柔敦厚的人情味。”1981年,台湾著名作家彭歌评琦君,在这一代文人作家中,像琦君这样富于东方气息的已经不多了,东方人的某些敏感与宽柔,是她的特长。1991年,海外著名评论家夏志清指出:“琦君这位散文大家一直在写一部巨型的回忆录,这部大书是琦君从事写作四十多年最足以自豪的成就。”而《琦君世界》这本书就汇集了1971年开始发表在台湾各报刊专栏上评论琦君的文章五十余篇,其中包含了夏志清、洪醒夫、杨牧、林海音等台湾著名作家的评论。

  许惠玟深情地说,琦君是一个念旧重情的人,她的作品平易通顺,深负情感,只要是有情人,都会被她的作品撼动。

  多篇作品入选教科书

  《橘子红了》家喻户晓

  许惠玟说,琦君文学在台湾得到普及,主要是琦君作品向下扎根,有多篇作品入选教科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同时还拍成电视剧,向外传播。

  琦君的作品入选台湾小学教科书的有《遥远的友情》;入选台湾初中教科书的有《桂花雨》《月光饼》和《下雨天,真好》等;入选高中教科书的有《一对金手镯》《妈妈的手》《髻》《算盘》等;还有部分入选当地高职的教科书,如《宝松师傅》《晨》等,还有一些作品入选选修课本。

  来自台湾台南女中的高三学生林亭邑说,选入教科书的琦君作品,老师都要求我们背诵。

  许惠玟说,自己读琦君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桂花雨》。琦君是自己文学的启蒙老师,至今还珍藏着她的第一本著作。

  今年40岁、来自台南的李雯怡说,“平时身边随处可以看到琦君作品,我们都是不知不觉在读她的作品,台湾的一些报刊杂志都会选登她的作品,甚至一些儿童画册和故事书上,也会选登她的作品还配图。”

  琦君作品除了选入教科书,还以电视剧的形式向外传播,得到普及。如《橘子红了》,被拍成电视连续剧,可谓家喻户晓。

  许惠玟还透露了琦君对电视剧《橘子红了》的看法,她说,其实琦君对《橘子红了》的结局不满意,《橘子红了》可以说是琦君自传性的小说,拍成电视多了很多戏剧成分,其中秀芬的结局太惨,失去了原作温柔敦厚的原貌,违背了琦君的内心世界。但是电视剧传播了琦君文学,这是现实。

  2006年逝世后

  台湾掀起琦君研究热

  对一个作家的文学作品和经历进行研究,写成学位论文,是对一个作家文学价值的肯定。许惠玟说,在台湾,琦君研究已经成为显学。据统计,从1997年出现第一本研究琦君的学位论文开始,至2012年止,专论的学位论文计30本,合编2本,共32本。研究成果之丰硕,傲视同时代的作家。

  台湾的琦君研究可分为两个明显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7年到2005年期间,第二个阶段就是2006年琦君离世后至今。许惠玟说,2006年琦君逝世后,台湾可谓掀起了琦君研究热。从1997年到2005年的将近10年间,琦君研究论文只有12篇。1997年6月,高雄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邱珮萱的《琦君及其散文研究》为第一本以琦君为主的学位论文。而2006年到现在,短短六七年时间,就达到20篇。

  台湾对琦君的研究,横跨散文、小说、改编的戏剧及书信等各种题材;纵向更是深入,呈多元角度,涉及人物形象塑造、书写美学、在教学中的应用、跨国外译、饮食文学等等。

  许惠玟说,在台湾,从小学、中学、高中读琦君的作品,到大学研究琦君的作品,是一脉相承,水到渠成的事情。

  举办文学文物展

  推广琦君文学

  据悉,今年10月,台湾文学馆还将举办琦君文学文物展,主要是推广琦君作品,全面呈现琦君,呈现大众知道的琦君,也呈现大众不知道的琦君。

  展览将从四个方面加以呈现,其中“是长销书,不是畅销书”部分主要展现琦君的作品;“万水千山师友情”主要展现琦君与亲友的照片留影;“永是有情人”主要展现琦君的重要手稿和信札;“永不褪色的玳瑁发夹”主要展现琦君的相关器物。

  许惠玟说,这次来温,除了讲座,还带着一个任务,就是考察琦君的故乡,把与跟琦君相关的建筑、物品以照片的形式带回去,到时在展览上也做一些呈现,让台湾的民众更加全面真实地了解琦君。

  采访结束时,许惠玟说,琦君在台湾已成显学,收藏的条件也很成熟,但也遇到一些困难,就是台湾人无法去研究琦君笔下的一些民俗和温州方言,这是温州人的优势。还有收集琦君亲戚朋友的口述史,也是当务之急的事情。在新生代中去积极推广琦君的作品,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责任编辑: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