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跨越海峡 温州风飘入宝岛

2013-06-10 10:28:00
来源:温州网–温州日报
字号

  观众在参观温州书画家作品。陈默摄

  展会现场。陈刚摄

  温州网讯 从台北市忠孝东路四段一个窄小的木栈道进入,被绿荫葱郁的树群环抱的松山文创园逐渐展现出古意与现代设计相融合的清新面容——此处原为烟草工厂,现在是台北市设计及文化创意产业旗舰发展基地。第七届台湾-浙江文化节“温州文化周”的两大展览设在此间的5号仓库。

  5月26日上午,“温州文化周”在松山文创园区举行了开幕仪式——从洛阳、重庆、南宁、济南一路推广,“温州文化周”此次跨越台湾海峡,来到祖国宝岛,温州文化实现了一次大跨度的输出。

  应邀出席开幕式的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在致辞中打趣:如果问台湾人温州出什么?他们会说温州出大馄饨,扬州出炒饭。“温州文化周”作为文化交流,能增进两岸的认知。温州人智行天下、商行天下,文化与创意密切合作,能形成很大的产业。蒋孝严动情地说:手拉手,共创文化伟业;心连心,共造两岸福祉。

  三驾马车动静结合

  第七届台湾-浙江文化节“温州文化周”由浙江省文化艺术交流促进会、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温州市文化传媒协会主办。浙江与台湾的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一大“品牌项目”,其中最为轰动、最具影响力的当属《富春山居图》的两岸合璧,传为佳话。“温州文化周”是本届台湾-浙江文化节的重头戏,交流内容为“两展一戏”,即温州市工艺美术精品展、永嘉大师《证道歌》版本与书画名家作品展、《南戏印记》精品折子戏专场。

  “两展一戏”分别诠释了温州作为“百工之乡”、“书画名城”、“戏曲故里”的文化底蕴,这“三驾马车”的组合又呈现了“瓯文化”的面貌。据悉,策划“两展一戏”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必须是艺术精品,最具温州地域特色,和台湾同胞产生文化共鸣。

  地方戏曲+独特的工艺品+书画作品,多姿多彩,动静相宜。工艺美术精品的天人合唱,书画作品的永嘉禅境,《南戏印记》的乡音乡情,构成了动态与平面的结合,历史与当代的交融,个人创作和活态传承的辉映。

  温州文化如此集中大规模到台湾,在温州文化史上还是第一次,本身的意义超过文化的范畴,“温州文化周”所折射的是温州历史、社会面貌、文化形象,搭建了台湾和温州两地文化交流沟通的桥梁。

  赴台展出的温州工艺美术精品有87件,包括瓯塑、瓯绣、瓯窑、黄杨木雕、石雕、彩石镶嵌、细纹刻纸、发绣、十字绣等30多个品种。其中包括周锦云、叶萌春、王笃纯、高公博、虞定良、虞金顺、王笃芳、牟湘波、吴尧辉、陈锡强、潘成松、陈顺德、魏敬先、孟永国、林邦栋这批国家级大师作品,展览中还特地融入了朱小杰和陈景炜的瓯窑作品。

  永嘉大师玄觉是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历史文化名人,他的代表作《证道歌》富有文学艺术价值,流传甚广,历史上有很多版本,现分別珍藏于国家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英国国家图书馆、日本东北大学、故宫博物院、南京图书馆及温州市图书馆等地。永嘉大师《证道歌》版本与书画名家作品展包含了温州方面辛苦征集的《证道歌》与《永嘉集》的26种版本的书影,以及温州当代书画家精心创作的《证道歌》作品24幅。

  《南戏印记》折子戏专场分別于5月26日和5月28日在台北中山纪念馆和新竹县文化局演艺厅各演出一场。瓯剧、越剧、永昆“混搭”,并首次以温州鼓词串场,展现温州南戏的前世今生。五个折子戏分别为《狮吼记-跪池》《荆钗记-见娘》《西厢记-佳期》《梁祝-十八相送》《白蛇传-断桥》,总共只有九名演员,却是精英荟萃:方汝将、蔡晓秋、由腾腾、黄燕舞、朱晓平、温珊珊、周莉、胡涛,以及知名曲艺人陈小宝。

  温州元素情动台胞

  尽管演出只有两场,展览只有三天,却在台湾同胞中引发热烈反响。台湾的文化活动信息一般通过网络发布。两个90后温州女孩子,分别是从温州中学和瑞安中学毕业,一个在台北师范大学就读,一个在台中市就读大学。21岁的董婧怡兴奋地说,我们从网络上得知举办温州文化周,很兴奋,我们是温州人,当然要过来看看啦。

  在松山文创园区5号仓库(展厅)的入口,叶萌春和潘成松两位国家级大师现场表演木雕和石雕。在大跨度的仓库顶棚下,温州的工艺美术精品在灯光下闪耀着瑰丽的色彩,恍若珍宝。据了解,台湾的参观者大多为工艺美术爱好者、大学生以及收藏家。面对一件件精美的作品,他们惊叹温州的传统工艺保护传承如此之好,不仅品种多,而且雕工非常精致,尤其是大师作品,技艺非常精湛。台湾人还对两件孙中山题材的作品非常感兴趣:一件是彩石镶嵌,一件是发绣。温州市工艺美术研究院书记、副所长潘钦权透露,前来参观展览的多位台湾收藏家表露出收藏的意向,并有意共同合作开发市场。中华两岸连锁经营协会的孙先生在看过展览后就表示,将尽快回访温州做进一步合作探讨,他看到温州工艺品的市场潜力价值,认为适合开发旅游产品。

  叶萌春对记者说,台湾收藏家对市场感觉敏锐,也很具鉴赏能力。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台湾就有收藏家到温州收藏大师作品,当时入手他父亲叶润周的一件万元作品,现在市场价高达50余万。台湾人对传统题材特别感兴趣,也惊叹温州对传统题材保护好。叶萌春虽是第一次来台湾,其实从1985年开始已经和台湾方面进行工艺品的市场交往了。

  《证道歌》全文1813字,展出的温州当代书画家书法20幅,包括林剑丹、马亦钊、何元龙、汪廷汉、陈忠康、戴家妙等名家,书法作品真草隶篆行五体兼备,有手卷、条屏、册页三种形式,最长的一幅手卷37米,最大的一组条屏由19幅条屏组成,每条屏高3.2米,宽0.55米,是由陈默书写的篆书。国画均为10平尺大小,以工笔画为主,用笔缜密,风格写实,栩栩如生,将永嘉大师的光辉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南戏印记》第一场在台北中山纪念馆举行,现场大约有2000余名观众,其中不少来自浙江同乡会和温州同乡会。演出结束后,李德进老先生激动地说:很精彩!尤其是听到温州鼓词,更是思乡情切。老先生称自己是瑞安莘塍人,名片上印着“浙江瑞安”。第二场在新竹县演艺厅亦是受到追捧,千余名热情的观众被柔美细致的温州戏曲所打动,一位祖籍浙江的林老先生说,《南戏印记》不仅举手投足显示艺术魅力,更牵动了他的思乡情绪。新竹县政府文化局长蔡荣光接受采访时说,虽然是折子戏,一桌两椅,但温州的每个演员都非常好,许仙(方汝将)的功力炉火纯青,他的《断桥》太精彩了,以致观众担心膝盖是否会受伤。《南戏印记》让人大开眼界,把南方戏曲精华呈现给了台湾观众,值得台湾传统戏曲界好好学习。希望以后温州的戏曲每年都来演,让新竹观众了解到温州不仅有大馄饨,还有精致的戏曲。

  永昆当家花旦由腾腾是第二次到台湾演出,永昆三年前来台湾演出两本大戏。由腾腾说,这次没那么紧张,看到台湾观众对戏曲的喜爱,很开心。

  深度交流序曲奏响

  从温州旅游形象车队亮相台北街头,到温州市政府组团赴台经贸洽谈,从松山文创园区“温州文化周”开幕式上的《对鸟》合唱,到新竹演艺厅掌声连连,5月下旬的台湾,刮起了“温州风”。

  温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金彪率温州经贸团成员出席了5月26日“温州文化周”开幕式,并仔细观看了工艺美术和书画作品展之后指出:温州和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同宗。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区战略的实施,温州与台湾交流合作前景广阔,面临大好机遇。特别是2012年两地实现空中直航之后,温州成为与台湾空中时间距离最近的大陆城市,两地在文化、经济领域的交流合作日益频繁。温州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和台湾文化同一根源,“温州文化周”促进两岸交流,引起共鸣。经济发展的原动力靠文化,文化得到提升,经济便能借势创造。“温州文化周”宣传温州文化形象,展示温州文化深度,体现温州风采,自然能促进温州经济发展。通过文化搭桥能更好促进两地经贸交流,温州经贸团与“温州文化周”自然对接,相互促进,在台湾刮起“温州风”,在台湾民众中引起关注,希望能吸引更多台湾同胞去温州考察、交流。温州的文化艺术以后多来台湾交流,温州应该把更多的文化精品介绍展示给台湾同胞,这是宣传温州的很好的方式。此次“温州文化周”,是奏响了一个序曲,温州将以不同形式和台湾进行文化与经济的深度交流。

[责任编辑:马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