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一脉相存 走进台湾体验两岸相同的文化

2011-08-29 15:58:00
来源:绍兴县报
字号

  2011年8月11日,由绍兴兰亭书会组织的27名绍兴书法家,赴宝岛台湾举办2011辛亥革命百年两岸文化交流书艺展。绍兴书法人,在大美面前感受美,在大艺术面前感受艺术,讨论着书法诸多的议题,我们体验着两岸相同的文化。

  两岸书家 交流书艺

  2011辛亥革命百年两岸文化交流书艺展,在台湾新北市板桥区435艺术特区举行,这里是艺术的乐园,在这里举办展览,正契合了两岸艺术家增进了解与交流的意愿。台湾政界、书界部分代表参加了开幕活动,并相继组织爱好书法艺术的学生观看了展览。兰亭书会会长谢有才先生在展厅现场开笔,随后两岸书法家进行了现场书艺交流,兰亭书会书法家精湛的书艺博得了现场台湾观众阵阵喝彩。

  27名团员中大多第一次赴台,滋润与憧憬的心情充溢着大家的心田。结束了展览开幕活动后,我们来到了台北故宫博物院参观。如果说台湾是一块美玉,那么故宫博物院就是这美玉上镶嵌的一颗明珠,它是文化的圣殿,艺术的圣殿。作为从事书画工作的我,朝觐此地书画经典是我赴台的主要目的。很是可惜的是,前期正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热展的《山水合璧?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刚好撤展,与我们这群书法人失之交臂。

  故宫藏品 令人震撼

  进入故宫博物院,院藏精品令人震撼。毛公鼎、散氏盘铸造精良,铭文清晰,散发着远古时代书法高古、苍凉、神秘的艺术魅力,面对它们,我不由得产生一种敬畏之情,冥冥中似有黄钟大吕在耳边回响,令人肃然起敬。

  经历过千年岁月、百年沧桑的毛公鼎,依然保存完好,铮亮如新。

  然而,从1850年出土之日起,她就命运多舛,屡易其主。

  先是由岐山县董家村村民董春生在地里挖出来后,古董商为得到它还到衙门打起了官司,后辗转于古董商苏亿年之手。咸丰二年,被收藏家陈介祺所得,其后流入国学馆长叶恭绰手中,存入大陆银行。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英国人和日本人想将其揽入怀中,叶恭绰之侄叶公超拼死护鼎,铸假鼎才侥幸过关,使其没有流落到侵略者之手。最后由巨商陈永仁出资购得,捐献政府,收藏于南京中央博物馆。1948年,毛公鼎和大量文物转至台湾。

  跨越历史的变迁,如今它静静地安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成为该院永不挪位的镇院之宝。

  亲眼一睹 书画精品

  再转来书画馆,让我见到了诸多梦寐一睹的书画精品。第一次得见董源的《龙宿郊民图》、巨然的《萧翼赚兰亭图》真迹,欣然之情难以言表。又得见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叹服赵氏造型功夫了得:山石、树木、舟楫、人物刻画谨严,表现充分;线条内敛、纯净;色彩冷暖互补,艳而不俗,实为元画中之精品,唯觉遗憾的是谨严有余而灵动不足。还有黄公望、石涛、董其昌等画作,米芾、何绍基等书作,皆让人久观不忍离去。

  我们这些书法人,在这大美面前感受美,在大艺术面前感受艺术,我们讨论着书法诸多的议题,我们体验着两岸相同的文化,心灵经受着洗礼,一周匆匆,走马观花,意尤未尽。

[责任编辑:吴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