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岁末,盘点2013年两岸经贸的“大账册”,可以看到交流合作“减除”了更多的障碍,实现了更大的“加乘效应”。这既显示了两岸经济合作的良好发展势头,也昭示两岸中国人新一年应把握机遇,除弊兴利,加快推动经济合作迈上新台阶。
减:早收产品全数零关税
2013年伊始,两岸经贸合作就传来喜讯。元月1日,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早期收获计划启动第三阶段降税。至此,早收计划中的806项货品全部实现零关税。
轮胎被列入最后一批降税产品。为善用早收计划的红利,台湾第二大轮胎厂“建大工业”随即展开了新一轮的两岸布局,在台南、昆山、惠州等地新建或扩建工厂,以增加产能,抢攻新市场。
据大陆海关统计,今年1至10月,大陆自台湾进口ECFA早收产品共减免关税5.5亿美元,使台湾产品享受早收计划减税金额累计达12亿美元。另据台湾海关统计,同期台湾自大陆进口早收产品共减免关税逾5000万美元,累计减税金额逾1.2亿美元。
“减负”刺激两岸贸易再增长。商务部统计显示,今年1至11月,大陆与台湾贸易额达1807亿美元,同比上升18.8%。
ECFA对台湾出口助益尤其明显。据台湾当局经济部门统计,今年上半年,列入早收清单的台湾产品出口大陆同比增加9.18%,远优于台湾对大陆整体出口3.03%的增幅。
加:两岸经济合作增辟新天地
12月4日,大陆正式颁发4G牌照。台湾证券市场很快作出反应,“4G概念股”在台股整体走跌的情况下逆势上扬,表现抢眼。
一年来,两岸产业合作继续深化。在11月召开的首次升级版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上,七个产业合作推进小组均达成合作备忘录,两岸业者共签署17个在各领域具有带动作用的合作项目。“1+1大于2”,两岸企业家体认到只有拧成一股绳,才能更好地共同应对外部挑战。
两岸双向投资持续增加。今年1至10月,大陆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1640个,实际使用台资17.1亿美元。同期,台方核准陆资赴台投资中,非金融企业共95件,投资或增资额约1.4亿美元;金融机构3家,投资额约1.4亿美元。
2009年即赴台投资的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今年继续保持盈利,企业还与台湾方面合作完成了全球首颗物联网应用二维码解码芯片。“在两岸产业合作方面,我们每年都在推动,每年都有进步。”新大陆科技集团总裁王晶说。
乘:两岸“货币直航”启航
年初,两岸货币清算机制展开实质运作,台湾首批46家金融业者在与中国银行台北分行签署清算协议后,于2月6日正式开办人民币业务。4月2日,新台币在大陆地区的清算行——台湾银行上海分行正式开办了现钞兑换业务。
“货币直航”的实现,打开了两岸金融合作的大门。“这将降低原本需经第三地进行货币调运和汇兑交易的成本,减少兑换过程中的损失。而且,对金融业者而言,两岸‘通汇’意味着更多机会。”台湾银行上海分行行长颜圭田说。
截至2013年12月,岛内人民币存款总计已超过1200亿元。12月10日,交行、农行、中行、建行的香港分行首次推出合计金额逾67亿元的“宝岛债”,在台湾证券柜台买卖中心挂牌交易。
台湾政治大学钮则勋博士说,两岸货币清算机制“上路”对台湾发展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具有重要意义,台湾若能搭上人民币国际化的“顺风车”,将对台湾经济起到“乘法”放大作用。
除:服贸协议生效阻碍亟待消除
今年6月,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在上海签署。这是ECFA后续协商的重要成果,被两岸舆论和业界普遍认为是两岸经贸正常化、自由化进程中的又一里程碑。
“服贸协议无疑是一个好机会!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台湾中华无店面商务发展协会理事长、“东森国际”董事长廖尚文获悉协议签署后兴奋地说。
根据两岸服贸协议,台湾业者将可在福建设立合资企业,经营电子商务网站,持股比例可达55%。协议甫签,“东森国际”即决定在厦门与陆企合资,希望带领台湾中小企业前进大陆电商市场,更雄心勃勃地瞄准全球15亿华人零售市场。
但直到年底,廖尚文的计划仍无法付诸实施。因为在民进党等在野势力的阻挠下,服贸协议须经台立法机构逐条逐项审查、表决后方可生效,至今仍处于“空摆”之中。
这场“空欢喜”堪称2013年两岸经济关系的最大缺憾,而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则是奠基未来两岸经济合作的最大利好。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范丽青就此表示,在两岸经济合作方面,相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开放市场准入、科技创新扶持、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台湾投资者将进一步享受改革红利,在更好的环境中持续健康发展。
“我已扎根平潭综合实验区,希望明年能吸引更多台商进驻平潭,共同创业,共享商机。”展望新一年,福建台商李云辉充满乐观。他说:“两岸经济合作越来越紧密,这是谁也无法阻挡的趋势。”
[责任编辑: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