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海峡两岸大学生文化体验营在普洱开营
中国台湾网8月12日普洱市讯 第五期海峡两岸大学生文化体验营——“民族文化之旅”于7月31日上午在云南普洱市开营。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国台办交流局局长黄文涛、普洱市委书记卫星、《旺报》社长黄清龙、省台办副主任段俐娟、市人大主任张善强、市政协主席白文彬、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长魏艺红、中国文化院执行董事张武、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刘利、北京师范大学人宗院常务副校长朱小健、凤凰网互联网部副总监李志题等参加开营仪式。
“两岸之间,对话才是最好的和谐之路”
许嘉璐先生说,跨文化交流在经历了人类不同质文化之间的相互隔离,对抗,现在进入到了人类文化发展的第三阶段——对话、交流。看看今天的世界,对抗和对话两种理念正在无情地博弈,但是人的本性决定了和平和谐和睦这条路一定会得到最后的胜利。从这个角度说,两岸之间,只有对话才是一条最好的和谐之路。”这也是他决定号召和推动文化体验营的初衷。“尽管人数少,但让学生们在年轻的时候,能够有这么一段经历。这是在两岸未来希望的一群人当中埋下一颗种子,不断地发扬。”
“要学习普洱人民对于和睦和谐的珍惜。”
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的两岸大学生文化体验营特意选取了民族团结誓词碑、那柯里古寨、佤族村寨、拉祜族老达保村、景迈山古茶林、傣族和布朗族古寨等地作为体验点。除了领略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营员们将会重走茶马古道,从青石板铺成的羊肠小道上触摸马帮的历史。此次的主题除了民族文化之外,还有两岸文化的交流。“文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世上没有一个民族的血统和种族是纯粹的。”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说。回想起自己多次到普洱的经历,许嘉璐先生发现,普洱人一直在坚持着祖先所传下来的信仰、伦理道德和为人的品质,“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他们生活里看到中原地区曾经有过的,体现了生活每一刻的深邃文化。我们要学习普洱人民对于和睦和谐的珍惜。”
“这次活动必将为海峡两岸的交流架起一座金桥”
“第五期海峡两岸大学生文化体验营在普洱举办,是一次海峡两岸文化的亲密接触,是一次民族情和生态美的激情碰撞。”普洱卫星书记期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参与者走近普洱,体验普洱文化,感受一片茶叶承载的灵魂信仰、一条古道诉说的峥嵘岁月、一方土地孕育的天地人和,共同见证“天赐普洱·世界茶源”的人间奇迹。“我们坚信,这次活动必将为海峡两岸的交流架起一座金桥,让普洱形象、普洱精神、普洱文化传播得更好、更远、更广。”
“记得住乡愁的地方”
“茶马古道是习总书记所说的‘记得住乡愁’的地方”,中国文化院执行董事张武表达了自己对于此次活动的期望,他认为在现代文明的都市中生活,大家离自然、离原始本真的文化太远。张武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营员们能够“领略歌声、感受真情,通过自己的眼睛、耳朵、头脑和心灵去寻觅和发现,给幸福和先进以新的定义和诠释”。
“文化才是永远的,政治只不过是短暂出现的浪花。”
“我始终相信文化是我们永恒不变的真理,就像大海深处的洋流,在看不见的地方涌动。文化才是永远的,政治只不过是短暂出现的浪花。”《旺报》社长黄清龙说。在现阶段,两岸关系紧张的时候,这样的文化交流意义重大。黄清龙回忆起曾经举办过的两岸文化体验营活动,例如第一期的汉字之旅,大家从河南新郑出发追溯汉字文化的起源;第二期茶文化之旅,营员们在台湾体验茶文化的发源和发展;第三期的长城文化之旅则是带领大家重走古长城;第四期志工文化之旅上营员们走过了大安区公所、慈济寺、佛光山等亲身体验台湾的志工文化。海峡两岸文化体验营至今已举办了五期,每年两次,分别在大陆和台湾两地举办。体验营每期选拔30名同学,其中大陆和台湾同学各15位。
“只有增进相互了解才可能达成和解”
“放眼世界,因为文化隔阂导致的冲突此起彼伏,只有增进相互了解才可能达成和解,因此,对于别人更加文明的地方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夜郎自大,而应该多学习多交流。此次的民族文化之旅,我们一则是发现不同,看看这些世居深山里的人们是怎么和大自然和谐共生的,二则是学会尊重不一样的文明,或许在这里你能发现,当我们在现代化道路上狂奔的时候丢掉了许多人类美好的东西。”凤凰网互联网部副总监李志题说。
“最令人激动的旅程,莫过于在有故事的地方和有意思的人做有意义的事。”
“作为正在成长的两岸中坚力量,即将接受这一问题的两岸青年都在急剧变化的不同社会环境中长大,首先要理解对方,而理解的前提是了解和沟通。文化体验营就提供了这样的平台。传达个体情感最真实也最容易感染对方。”营员代表,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吴子洋说,“最令人激动的旅程,莫过于在有故事的地方和有意思的人做有意义的事。”她期待着能够在未来八天时间里感受多元民族文化,分享彼此独特的想法和观点。(中国台湾网、普洱市委统战部联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