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届京台青年交流周活动在京开幕
我们与北京有个约会
——第十八届京台青年交流周活动在京开幕
本报记者 柴逸扉 文/图
“北京的特色之一就是博物馆多,一共有172座。今天所在的首都博物馆就是其中之一。希望在场的京台两地大学生利用好这半天时间,仔细参观,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与内涵。”开幕式上,北京市副市长王宁开门见山地向两岸青年学生推介起北京的历史文化。
图为京台两地的青年学生参观首都博物馆时的场景。
7月3日上午,在150多位大陆与台湾青年代表的见证下,第十八届京台青年交流周活动在北京首都博物馆迎来了“成人礼”。本次活动以“我和我的朋友·北京文化体验之旅”为主题,旨在不断扩大两岸青年的“朋友圈”,促进两岸青年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文化展览开眼界
“你们看,这就是老北京风格的婚房布置。床头红绿两床被子有‘红男绿女’的说法,分别由新郎和新娘来使用。床外的桌面上放着红枣、花生、桂圆和莲子,寓意着‘早生贵子’。”听着解说员的讲解,来自海峡两岸的青年们一边打量着眼前的“洞房”,一边用手机拍下了这民俗含义丰富的场景。
在首都博物馆的参观中,许多来自台湾的大学生对各种文物古迹及民俗文化的展示表现出浓厚兴趣。来自台湾辅仁大学的张瀞文告诉记者,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展厅里的佛像,栩栩如生的样子让她惊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而同样来自辅仁大学的陈资颖对“美好中华——近20年考古成果展”的展品最为钟爱,因为那里有太多的“宝贝”。比如河南省三门峡市庙底沟遗址出土的土彩陶盆,来自于距今6000到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是典型的仰韶文化彩陶器;还有河南省贾湖遗址的骨笛,是迄今中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吹奏乐器。
活动丰富期待多
“看完北京的民俗展,我很期待能到北京市民家中做客。”谈及自己最憧憬的一项交流活动,陈资颖表示,希望这次参观北京市民家庭的活动能带她感受传统四合院,在古色古香的院子里泡上茶,坐着藤椅,享受头顶上密布的植物绿藤带来的阴凉。
开幕式上,王宁表示,接下来的一周,大家将走进国家大剧院等专业文化馆院,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体验历史与时尚的相互交融;走进清华大学等多所著名学府,与那里的师生互动交流,体验校园特色文化的青春活力;实地探访前沿科技和文化创新,深度体验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最新成果。不同的活动将满足不同学生的期待。
“对我来说,欣赏艺术表演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我会重点关注去国家大剧院的行程。听说那里的建筑很美,设施一流,同时还有各种档次高、专业化的演出。”张瀞文这样表示。
亲身体验收获大
“刚刚在某个展厅外,有好几个台湾学生在‘围观’自助饮料机。因为上面有微信和支付宝扫码支付的标识。而台湾在电子支付方面还没有像大陆一样普及。”林丽燕是台湾华夏科技大学的老师,从2006年起就参与组织台湾学生赴大陆交流的活动。在她看来,只有带学生来大陆,给他们亲身体验的机会,台湾青年们才会对大陆有更多认识,开拓视野。
采访中,许多第一次来大陆的台湾学生都对大陆、对北京表达了惊叹之意。“北京很大,机场很气派,路很宽”“北京街头的共享单车很多,大家出行很方便”……这些都是他们对大陆的第一印象。
“与过去以参观景点的活动相比,现在的活动更突出体验式交流,尤其是体验了解传统文化和创新创业的活力。这不仅能让台湾学生增加对中华文化的认知,还能更好地了解大陆的发展机遇,为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多一个拼搏奋斗之地。”采访中,林丽燕如是说。
[责任编辑:李瑞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