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平东海万里波——晚清苗族护台将领杨岳斌故居前的追思
新华社长沙12月29日电(记者明星)初冬时节,寒雨纷纷,湘西吉首市乾州古城内,工作人员穿着“清兵”的服装吸引着天南地北的游客。古城内的一条偏僻小巷,隐藏着一座清代古建筑——杨岳斌故居,成为众多游客观光的新去处。
杨岳斌原名杨载福,苗族人,为晚清爱国将领,曾于中法战争期间率军赴台抗击法军。据古文献学专家、吉首大学教授吕华明介绍,杨岳斌故居修建于清光绪年间,占地千余平方米,青砖黑瓦,庭院深深,如今已成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岳斌故居门上的匾额写着“宫少保第”四个大字,讲述着主人曾经的荣光与地位。走进门内,人们更能强烈感受到这名湘军骁将生前的威望和功勋。故居虽已无当年的华丽陈设,但一块光绪帝手书“教忠衍庆”的御赐匾额,悬挂于中堂之上,光彩照人。
故居卧室内,摆放着杨岳斌当年治军时的奏章和皇帝圣旨的复制品。他身穿清代朝服顶戴的画像,也被放置于此。画像中的杨岳斌正襟危坐,颇有大将风范,眉目间英气勃发。
杨岳斌第五代孙杨翔女士,也是10多年前才了解到自己的高祖父曾是一名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立下卓越功勋的名将,从此开始搜集相关史料。2016年7月,她和社会各界热心人士一道,将杨岳斌的遗骸从长沙运回吉首市乾州九福堂苗族博物馆——原来的杨家祠堂。
随杨岳斌遗骸一同返乡的还有其墓碑,刻有“清杨勇悫公墓”。杨家后人和故乡人民用苗族礼仪为这位英雄的“回家”举办了追思会。
杨翔告诉记者,杨岳斌生于1822年,1853年随曾国藩创建湘军水师,后官至福建陆师和水师提督、陕甘总督。1885年,已是暮年的杨岳斌率军冒着大风大浪渡过海峡,赴援台湾,协同刘铭传共御法军,守护宝岛,为自己的戎马生涯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告老归乡后,杨岳斌热心公益事业,在家乡乾州兴办义学、修造义仓,为百姓称道。
九福堂苗族博物馆馆长龙文玉说:“当年,杨岳斌从湘西带走大批兵勇驰援台湾,抗击外国侵略者,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作出重要贡献。这种爱国精神永远值得后人铭记。”
“杨岳斌是晚清不可多得的优秀水师将领,他在法寇入侵台湾时临危受命,这一历史功绩值得后人铭记。”吕华明说,“杨岳斌于1890年在乾州家中病逝后,受清廷追封,赠‘太子太保’,谥‘勇悫’,次年下葬于长沙望城。一百多年来,杨岳斌墓多次遭到破坏,其墓碑被村民藏在院子里才得以保护完好。杨家后人一直想将其遗骸归葬故里。”
记者了解到,杨岳斌家族墓地在吉首市坪山坡村,保存基本完好。当地也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其高祖父杨载坤于清晚期奉命为杨岳斌父亲守墓,如今已传至第五代人,每年清明和春节都要扫墓拜祭。
第五代守墓人杨隆兴告诉记者,全村乡亲都盼着修建“杨岳斌陵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杨翔女士说:“老祖宗的爱国精神是后人绝不能忘怀的。”
[责任编辑:赵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