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台湾网络创客是怎样炼成的

2016年12月22日 09:34:00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图为林之晨在“之初创投”演示日上。(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台湾如果只会做硬件是行不通的,会逐渐被边缘化。”台湾AppWorks(之初创投)创始合伙人林之晨对记者说。2010年他眼见移动互联网兴起,带动新一波创业机会,便选择放弃美国绿卡,回台湾创办专注于互联网领域的创业加速器,现已为305个团队提供过帮助。

  大三时踏上电商创业之路,毕业后两年代表公司在大陆扩展业务,随即前往美国商学院深造,对于两岸及硅谷创业环境,林之晨都不陌生。如今30多岁的他,更在每天早上5时至8时集中阅读全球科技动态,并撰文分享自己的创业心得。

  拥有互联网经验者占多数

  在与台湾当地青年创业者交流的过程中,记者发现多所高校都设有创新创业基地,为在校学生或刚毕业的校友提供免费空间、创业课程、导师咨询、业界资源等帮助。比如成立于2013年的“台大车库”,目前便有47支新创团队入驻,成员年龄基本在30岁以下。

  在创业者们看来,依托高校教育资源设立的创业基地主要面向早期团队,而“之初创投”这类的加速器则主要服务于相对成熟的团队。“这里90%的人有工作经验,有些在互联网企业已经服务5—10年了,很多可能不是第一次创业。他们对怎样做互联网产品是有概念的,而不是像学生那样从零开始摸索。”林之晨介绍道。

  “之初创投”的办公空间设在台北市中心一栋写字楼内,上下共有4层。6年来,300多个活跃的创业团队由此诞生,其中“80后”、“90后”占八成以上。

  做创业者的工商管理学院

  “入驻团队中做电商的最多,其次是物联网和工具类公司,还有专做企业服务的。”林之晨说,“之初创投”希望做创业者的工商管理学院,团队成员彼此以“校友”相称。入驻时间以半年为周期,每次收取约40个团队,大约在第三个月时会有大型的“演示日”,邀请上千名投资人及业界前辈来现场,听各团队介绍其产品及商业模式。

  “如果团队在外面自己创业,没有时间压力的话,动作可能比较慢。在这里做3、4个月一定要有产品与市场成绩出来,这就是‘加速’的意义所在。”在林之晨看来,进入创业加速器更能在共同奋斗的过程中,收获“校友”间宝贵的“革命情感”。“外面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可能人脉资源比较有限,在这里,十几期的‘校友’都是潜在的合作伙伴。”

  “之初创投”同时管理着总规模达18.2 亿元新台币的创投基金,用来支持入驻团队加速规模化其商业模式。“入驻团队能选择是否接受加速器投资入股,这在当年还是比较少见的,但目前看来应该是大势所趋。”林之晨说。

  创业团队业务向境外延伸

  从“之初创投”走出的团队,绝大多数继续发展壮大,有些深耕本土,有些走向海外。“比例上可能各占一半。”林之晨说,前者有“创业家兄弟”电商平台,近年逐渐拓展产品门类,现已拥有“生鲜”、“零食”、“电子产品”等5个垂直电商团购网站,均以台湾作为主要市场。

  “大概在三四年前,不少创业者还是往大陆拓展业务,最近这两年多往东南亚走。”林之晨认为,大陆互联网巨头实力强大,连当地创业者都不一定能在夹缝中生存,何况是台湾过去的创业者。“最近有一些报道提到,过去十几年互联网的发展,其实没给新创企业太多机会,主要是BAT(百度、阿里、腾讯)这些巨头继续壮大。”

  “台湾创业者有些会选择避开竞争激烈又很难生存的大陆市场,往东南亚这个进入门槛相对较低的新兴市场去。我们这里大概有二三十家互联网创业者,在东南亚慢慢地开花结果。”林之晨说。

  创业是希望“推台湾一把”

  在台湾、大陆、美国均有创业经验的林之晨,对于各处创业环境也有着自己的观察。“台湾互联网创业竞争没那么激烈,从成功几率来说比大陆、美国高。”但令他担忧的是,台湾现有教育体系无法满足业界的人才需求,“台湾优秀软件工程师的人才补给有欠缺,教育体系却没有像美国、大陆那样及时有效地调整回应。”

  “现有的台湾工程师素质是不错的,只是人数不够。如果去问硅谷企业,大部分会说台湾工程师的素质是不输给硅谷的。”在林之晨看来,两岸优质创业团队的比例也差不多,只是大陆竞争更激烈,要足够优秀才能脱颖而出。

  在创业氛围上,林之晨认为台湾创业火热程度远不如大陆。“这边没有太多来自官方的呼吁,不会说积极鼓励年轻人去创业。只是如果你想要尝试创业,会让你觉得有行政力量在支持,各地也设有一些青创基地。”林之晨说,“算是回应世界潮流吧。”

  选择从美国回台湾推出互联网创业加速器,是为了“在那个时间推台湾一把”,目前同类型加速器台湾仅此一家,从活跃团队数量而言也可谓表现突出。“做加速器很辛苦,如果不是对帮助创业者非常有热忱的话是做不下去的。”在被问到是否继续做下去时,林之晨脱口而出,当然希望有一天不做了,那说明台湾互联网行业已经比较理想了,“说是愿景吗?算是吧。”

  (本报台北电)

[责任编辑:赵苗青]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