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父子的十年美食缘与漳州情
何俊义在厨房烹饪。(图片来源:《福建日报》 张辉 摄)
近日,漳州台商投资区台商联谊会成立满两周年。一众台商来到位于角美镇锦宅村的台湾风味馆,聚会庆祝。这家风味馆,是当地台商联谊时的不二选择。
1999年,台商父子何龙美与何俊义来到大陆创业。几年后,他们从建筑业跨界到餐饮业,在闽南小镇角美开起台湾风味馆,致力于引入纯正的“台湾味”。当时待开发的角美还是落后闭塞的模样。10年间,他们见证了角美快速崛起为台商聚集的投资热土。台湾风味馆,不仅供应台湾美食,也为八方来客提供情感互动平台。台湾味与人情味,充盈在客来客往间。
见证小镇崛起
餐饮业,并非何龙美的本行。1999年,作为较早一批西进创业的台商,何龙美来到大陆开办建筑装修公司,足迹遍及厦门、漳州、鞍山等地。2005年,台商黄信辉打算将角美镇锦宅村的一排店面规划成美食一条街,招商时却无人问津。
“当时的角美还是一个待开发的闽南小镇,锦宅更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小乡村,周边是田地,人流量不足,没有人看好这里。”何龙美负责这处店面的装修,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他接受了1000多平方米的店面,并开起一家台湾风味馆。此时的何俊义,正在厦门中山路经营台湾小吃排档,也被招至麾下。
何龙美认为,台商西进渐成趋势,漳州必将成为承接台资的重要区域,风味馆前景可期。但一开始,现实就给了他浇了一盆凉水,偌大的风味馆经常门可罗雀,有时一天就几个客人。
这时候,周围的人开始劝说何龙美及时抽身而退。“几个孩子一度跑回台湾,许多人也笑话我,在这里开店,铁定是赔本买卖。”何龙美不言弃,依然坚持用建筑业务的收入来补贴餐厅,“就这么放弃,觉得很丢脸。更重要的是,我对角美的前景依然看好”。
就这样,何家的风味馆磕磕绊绊地走过了10个年头,同时见证着角美小镇的崛起。2013年,漳州市台商投资区正式成立,角美镇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台商纷纷来到这里投资兴业,几年间,台商投资区已有台企160多家,是福建省台企较密集的区域之一。
“一栋栋厂房拔地而起,综合商业体也在周边落户,曾经人迹罕至的小乡村,逆袭成为工商业集聚区。”亲眼见证角美崛起历程的何龙美说。2011年,他的台湾风味馆终于扭亏为盈。如今,这家风味馆已成为周边企业员工吃饭聚餐的首选,“一到饭点,门口就停了五十多辆汽车,高峰时吃饭还得排队”。
当台湾味“遇”到四海菜
把正宗台湾味带到大陆,是何家父子最初的愿景。但刚刚来大陆时,何俊义的厨艺却是半桶水,仅仅会做烧鸭、鱿鱼羹等小吃。为此,他专门回到台中学习台菜烹饪技巧。慢慢地,他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大厨。
“要保证正宗的台湾风味,食材一定要足够新鲜,调味料也要专门从台湾带过来。”何俊义说,每天早上他最爱做的事就是到附近的菜市场采购食材。如今,何俊义已经能够熟练地烹饪出地道的台湾味,脆皮猪脚、泡菜桂花鱼、三杯鸡等招牌菜在食客中有口皆碑。
何俊义的菜单还在不断更新。“一有空,我就回台湾,品尝各地新菜式,然后将其带到大陆。”在这个过程中,何俊义创出了不少新菜品,“虎皮酿肉”是他的代表作。虎皮尖椒是大陆传统名菜,何俊义为其融入新的元素,将腌制好的肉团塞进尖椒中,并调整味道,使其更加适合闽南人和台湾人的口味。
何家台湾风味馆不仅有地道的台湾味,还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多元风味。最初,何俊义对大陆的饮食文化不甚了解。但体验到了大陆的“辣文化”后,何俊义自称“三观被刷新了”。“光是辣,在不同的地域与菜系中,竟然有这么多的表现形式。”为了学习大陆烹饪技艺,何俊义跟着四川师傅学起了基本功,“刀工技法、如何判断肉类的鲜度、调味和腌制手法有何讲究,整整花了两年时间,才熟练掌握”。
何家父子还制定了一条特殊的规定。每一个在台湾风味馆供职过的厨师,不管来自哪里,都要为餐馆留下一道特色的家乡经典菜。何俊义希望借此收集到更多四海味。江西香锅、安徽臭鳜鱼、重庆鼎锅幺妹鸭……台湾味与四海菜在角美小镇相映成趣。
父子俩的漳州朋友圈
68岁的退休教授叶兆宏是台湾风味馆的老主顾。尽管定居在厦门集美,但每次回到角美老家,他都要找何龙美坐一坐。让叶兆宏难忘的,不仅仅是台湾味,还有浓浓的人情味。“去年我儿子在这里办婚宴,台湾父子提供了非常周到的服务,还帮我们考虑该如何省钱。现在老家盖房子,老何还发挥老本行优势,专门为我们介绍施工队。”叶兆宏说。
“饭友慢慢都变成了好友。”何龙美说,通过台湾风味馆这个平台,自己结交了不少好朋友,来这儿吃饭的食客,他一眼就能认出是哪个企业的员工。慢慢地,他有了自己的朋友圈。每周,厦门老教授到角美泡温泉后,总会组团来到风味馆吃饭聊天。何龙美喜欢与他们分享台湾的趣事。何俊义也通过饭店感受到了浓浓的闽南人情味。酷爱钓鱼的他,不仅有一众钓友,还认了个当地的干妈。
如今,何家父子的台湾风味馆也成了当地台胞们联络感情的重要平台。无论是接待客人,还是举办联谊会,台湾风味馆都是他们的第一选择。(张辉)
[责任编辑:赵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