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幽燕:2016年两岸关系问号多多 但办法总比困难多
12月1日上午,由全国台研会举办的“2015年台湾政局暨两岸关系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台湾网 赵静 摄)
全国台研会常务副秘书长杨幽燕致辞。(中国台湾网 赵静 摄)
中国台湾网12月1日北京讯 (记者 赵静)今天上午,由全国台湾研究会举办的“2015年台湾政局暨两岸关系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由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孙亚夫主持,来自两岸的50余位专家学者,回顾总结了2015年的台湾政局与两岸关系发展,并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未来方向等议题进行了研讨。
全国台研会常务副秘书长杨幽燕为研讨会致辞,强调2015年是践行“两岸一家亲”的行动年,2016年虽然存在诸多问号,但办法总会比困难多。
杨幽燕说,在2014年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基础上,2015年的两岸关系稳中有进,并且取得历史性重大突破,与台湾岛内政治纷争不断、经济停滞、社会躁动形成鲜明对比,两岸关系正处于66年来最好的水平。2014年习总书记提出“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之锚、两岸人民要实现心灵契合等一系列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主张,2015年是落实这些新理念、践行“两岸一家亲”的行动年。2015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鲜明,在向基层不断延伸扩展的基础上,在高层得以突破、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高频率的样态,总量持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内容丰富,成果丰硕,包括了四个主要特征:
第一,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进一步夯实,热词是“习马会”与“九二共识”。今年5月4日习近平与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会面时,双方都提到“两岸同属一中”,进一步增强了两岸及两党的政治互信。2015年,两岸领导人用中国人的智慧和方式实现了1949年以来的首次会面与政治对话,奏响了两岸和平发展、中华民族复兴的主旋律和最强音,推动了两岸关系进程,翻开了历史性的一页。另一个热词是“九二共识”。“习马会”达成的重要共识,包含了共同确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两岸关系根本属性及现状最权威的官方定义与答案,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路径和目标的顶层设计。
第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架构更加稳固,主题词是“沟通”、“合作”。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联系沟通机制、海协会与海基会协商对话平台、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海峡论坛、两岸城市交流等,搭建起两岸对话合作制度化常态化的稳定架构,有效保障并推动了全方位多领域交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渠道更加畅通、内容更加丰富,成效更加显著。
第三,中华历史与文化作为两岸纽带的作用更加突出,关键词是“联结”“认同”。两岸共同纪念抗战胜利及台湾光复70周年,追忆先烈,铭记历史,弘扬抗战精神,纪念共同奋斗的胜利成果,共享史料、共写史书,成为密切联结两岸同胞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历史认同、文化认同的纽带。今年两岸以中华文化、文化战略主题的交流明显增加,成为新的增长点。
第四,两岸关系更加贴近与两岸人民生活,成为基本元素,两岸生活共同体正在形成中,关键词是“利民”、“分享”。两岸事务主管部门及海协、海基两会的商谈均立足民意、关注民生,聚焦并着力解决关系两岸同胞切身利益的紧迫问题和难点问题。推出卡式台胞证、解决金门供水、陆客赴台自由行数量继续增加,意在扩大基层民众的获得感和受益面。两岸对台湾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台湾以适当方式加入亚投行等问题保持协商,旨在为台湾参与分享大陆发展机遇。大陆十三五规划纲要、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设立自贸区等战略在政策面上为两岸合作发展开辟新的空间。两岸民间互动大幅跃升,如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大潮下,台湾产品经由电商走红大陆比比皆是。可以看到,人民是交流交往的主体,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更是推动者,通过交往增进了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两岸生活圈、朋友圈正在形成。
展望2016年,杨幽燕表示:首先,摆在大家面前的是诸多问号:台湾政治力量消长及政治版图如何变化?政局演变投射到两岸关系上将产生物理反应还是化学反应?民进党“摸着石头过河”政策策略怎样与同属一中的两岸现状对接?在南海问题、东海问题上台湾当局持何种立场?涉台国际环境会发生哪些变化?等等。
其次,处在重要节点上的两岸关系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的现实威胁加大,和平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与困难。
第三,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从根本上说,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发展进步”,台湾“中研院”最近关于“预期未来统独走向”调查显示,49.7%的人预期两岸未来将走向是“被统一”,从另一角度印证了这一判断。我们确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不管出现何种状况,办法总比困难多。(完)
[责任编辑:李瑞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