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沦大拜拜 台律师看两岸法治未来
台湾法曹协会、北京市法学会主办首届京台法律实务专业研讨会,促进京台两地法律实务交流与合作,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图/简怡欣摄)
台商进驻中国大陆拉进两岸关系,但同时也凸显出两岸在法律上的差异性。究竟,两岸热议的关注焦点有哪些?又能从中看见台湾与中国大陆律师界正所面临的问题?首届京台法律实务专业研讨会今(15)日于台北登场,从实务运作探讨两岸于投资保护的法律问题。
实务运作、合作展望
两岸经贸合作频繁,每年平均有上万件司法互助案件。其中,北京台资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于凤英指出,北京台胞现有2万多名,每年约有近百件台胞法律求助案件。
首届京台法律实务专业研讨会研讨会,探讨共同关注的两岸投资保护的法律相关问题。(图/简怡欣摄)
两岸于2008年起建立台商台胞保障机制,2009年正式签署海峡两岸司法互助协议,协助经贸往来权益,并于去年起构思筹办首届京台法律实务专业研讨会,促进京台两地法律实务交流与合作。
大成台湾律师事务所主任魏忆龙分析,台湾每年培育出千名律师,律师市场呈现饱和状态,再加上台湾与中国大陆在地缘上的关系,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交流,都是无可避免,一如“台湾离上帝太远,离大陆太近”的两岸现况,首要面临的是建立“共同的语言”。
魏忆龙引用毛泽东箴言为例,两岸人民能透过必要的共同情报知识,减少误会,但也不能流于形式化的大拜拜仪式,这都是未来学者们要共同努力的目标。
小“智”大
对于如何看待两岸律师的竞争力?魏忆龙强调,台湾律师应该多争取沟通的机会,进而彼此尊重,以“智慧”争取生存之道、走向国际。如中国大陆法律系学生来台求学,同时申请进入台湾律师事务所实习,或台湾律师考取中国大陆律师证,争加自身就业机会。
首届京台法律实务专业研讨会研讨会为期一天,来自北京、台湾的法律专家、学者,交流双方共同关注的两岸投资保护的法律问题,包括两岸法律实务比较与合作、两岸智慧财产权保护与发展、两岸税收法制比较与探讨、两岸投资促进与合作等四大主题,从法律实施、操作、应用等实务层面进行研讨,推动两岸法治社会发展。(中时电子报)
[责任编辑: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