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唤醒历史 抚慰将来——两岸记者重走台湾抗日之路

2015年09月02日 13:06:00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彰化9月2日电 题:通讯:唤醒历史 抚慰将来——两岸记者重走台湾抗日之路

  中新社记者 邢利宇 石龙洪

  如果历史在记忆中沉睡,未来可能重蹈覆辙。

  在台湾苗栗县头份镇的“仁爱公园”,连日阴雨中,手握土枪、腰挎大刀的徐骧雕塑英姿神武。他是一位乙未战争时期的台湾抗日领袖,其英雄事迹却一度封尘于史书中。

  徐骧,1858年出生于台湾苗栗,为客家子弟,秀才出身,文武兼备。1895年清廷战败割台,当年38岁的徐骧散尽家财号召乡民组成“田赋军”,与吴汤兴、姜绍祖共结义师抗日,先后参与由北到南共12次抗日战役,是年10月在台南曾文溪之役壮烈成仁。

  《台湾省通志》记载,斗南一役中,面对日军,徐骧率数十人欲伏险以击,“中弹后,跃起而呼曰‘丈夫为国死,可无憾!’”

  如是抗日事迹,徐骧后代子孙早年对此却一无所知。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由台湾中时集团《旺报》主办的“两岸记者重走台湾抗日之路”活动车行至此。

  徐骧的同族宗亲、苗栗县政府秘书徐沐兰向记者介绍,造成“历史的沉睡”原因有二,一是日据时期,殖民统治当局对抗日英雄的事迹刻意隐瞒和封锁消息。二是迫于被残酷殖民统治压力,家族为了血脉延续,也慎谈此。两三个世代后,其事迹自然口耳失传。

  直到2010年,在相关学者和宗亲会史料研究和努力下,被民间称为“台湾抗日领袖第一人”的徐骧事迹,终得彰显。其铜像落成,并与记载其生平故事和抗日历史足迹的浮雕共同树立于“仁爱公园”,后正式更名为“徐骧纪念公园”。

  此后,每年农历3月6日徐骧冥诞,徐氏宗亲会都会与徐骧后代前来祭拜。

  缅怀英勇事迹,也期盼其奋战到底之忠义精神让更多人了解并世代相传。适逢徐骧壮烈殉国120年,细雨中,两岸记者在徐骧雕塑前默默行礼致敬。

  “不死于家乡,永为子孙纪念;而死于台湾,永为台民纪念耳。”这是台湾抗日烈士罗福星1914年因主导抗日的“苗栗事件”而被日本殖民统治当局执行绞刑前的遗言。

  这位出生于印尼雅加达华裔家庭的抗日烈士,在辗转居住印尼与台湾期间,切身感受到殖民主义残酷剥削和压迫,体会到“无国就无家”的苦楚。1912年起,他从大陆赴台,投身“驱逐日人,恢复台湾”。1913年他在苗栗县召开同盟会台湾支部大会,号召“在日本强权压制下的台湾人民,除以革命手段推翻日本帝国主义以外,别无自救之路。”事败被捕,罗福星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9岁。

  在狱中,曾有狱吏问其生性有何短处,罗福星回答,“自忱只有爱同胞长处,别无任何短处。”

  1945年,苗栗县大湖乡兴建昭忠塔,安措罗福星烈士遗骸。2000年,“罗福星纪念馆”也在同一地建成。大湖乡乡长胡娘妹在接受两岸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罗福星爱国家,爱同胞的伟大精神,可以为世人传颂。

  当两岸记者沿着台湾抗日志士的足迹行至南投雾社,久日阴雨的天空露出灿烂阳光。

  1930年,日据时期重要的抗日运动“雾社事件”领导人、台湾赛德克族莫那·鲁道墓前,62岁的族人达克斯·巴万讲述起当年雾社抗日的故事。这个故事也随着电影《赛德克·巴莱》而为更多人知晓。

  曾在电影中饰演族人的赛德克老人巴坎·娜威用其族语唱起一首歌,描述在日本统治下,族人颠沛流离的生活。歌声旷远而忧伤,诉说着老人的心声,“那样的日子太苦了,我们不愿意它再来。”(完)

[责任编辑:段雯婷]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