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共探双忠信仰:“会行走”的双忠文化
“双忠文化‘会行走’,千百年来在两岸推广,恰好反映了中原到闽南、闽南到台湾移民进化的历史进程。”福建泉州民间信仰研究会会长吴幼雄21日表示,“移民文化”成为双忠信仰在两岸多地流传的主要原因。
20日起,“双忠文化交流在两岸”系列活动在与台湾人缘、地缘、血缘相近的福建泉州举行。期间,“双忠”学术研讨会、踏寻闽台祖庙、双忠文化庙宇图片实物展等活动相继开展,来自两岸的专家、学者以及信众代表相聚一堂,追溯“双忠文化”两岸同源,畅谈“双忠信仰”遍地开花。
“双忠”为张巡、许远,二人在安史之乱中率领睢阳军民死守孤城,抵抗叛军,名垂青史。今年是双忠文化形成1305周年。至今,闽南、潮汕、台湾等地双忠庙宇林立,上千万的信众分布在海内外多个地区。
此前,包括“闽台文武尊王金身雕造”、“赴河南睢阳双忠祖庙安座庆典”等在内的系列活动已在中原、闽南及台湾多地举行。河南商丘市双忠文化研究会会长柳文泉认为,“溯源双忠文化,也表达了文化同根、信仰同源、闽台一家、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
“很高兴参加这个堪称‘千年一约”的双忠交流会。”华侨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黄海德坦言,“英雄与神明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泉州一带的民众敬仰英雄、崇拜神明,著名造桥英雄蔡襄给泉州带来了双忠信仰,此后双忠就成为了安家落户泉州的神明。”
相传,蔡襄成功建成泉州洛阳桥,有感于从睢阳带来的香火暗中庇护,修筑了供奉文武尊王的“飞炉庙”。从此双忠信仰在泉州扎根,并传播到台湾。而位于泉州市洛江区的泉州万安飞炉庙,成为了闽台两地信仰文武尊王的祖庙。
据不完全统计,闽台两地奉祀文武尊王的庙宇2000多座,信众达到几千万人。双忠信仰传入台湾的主要方式,除了福建向台湾移民之外,还有传统的放“王爷船”,台北市木栅忠顺庙常务监事谢秉錡介绍说,“两地移民,是信仰流动的主要原因。”
闽台一衣带水,隔海相望,两地敬拜神明氛围浓厚。一直在台湾生活的谢秉錡说,“双忠信仰在台湾的流传,主要是开疆辟土的先民对祖地神明的复制与传承,也映射了台湾民众对中华传统‘忠、义、节、烈’内涵的认同。”
近年来,随着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到闽南及中原地区谒祖寻根的台湾双忠信众络绎不绝,双忠文化已成为两岸之间重要的文化纽带和民间交流的桥梁。
[责任编辑: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