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冀台两地作家、评论家共忆隔岸当代文学“初体验”

2014年08月11日 07:31:00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石家庄8月8日电  “文学是两岸人民在沟通和交流上的重要媒介,通过文学阅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彼此的风土人情,加深了解。”谈及文学在海峡两岸交流上所起的作用,台湾知名文学评论家吕正惠如是说。

  4日至8日,由中国作家协会组织的“白洋淀文学之旅”活动在河北举行。来自台湾、河北等地的二十余位作家、评论家参加了此次活动。除了参观考察涿鹿县黄帝城、丁玲纪念馆、白洋淀孙犁纪念馆、保定直隶总督府等地外,冀台两地作家、评论家还在活动期间纷纷谈起自己在刚接触大陆及台湾当代文学时的“初体验”。

  “上世纪80年代,我在创作时受益于台湾的现代诗。”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知名诗人陈超表示,上世纪80年代初,在他大学快毕业时开始接触到台湾诗人如洛夫、痖弦、商禽和余光中等人的诗作,这些台湾诗人用现代修辞表达中国经验的写作方式给了他很大启发,“他们的诗歌在修辞上比较现代,但表达的还是中国人内在的情感”。

  台湾彰化师范大学国文系副教授徐秀慧同样表示自己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读到大陆当代文学作品。当时一位讲授大陆当代文学的老师,为他们了解大陆当代文学打开了一扇窗。“但在台湾,教授大陆当代文学作品的老师并不多。”徐秀慧表示自己很想给学生们开设这门课,但是稍显力不从心,有很多文学经典都需要“补课”。

  “我小时候是读古龙、三毛、琼瑶小说长大的,到大学之后开始读台湾的严肃文学。”今年45岁的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副教授高建军表示,港台文学对他以及同时代的很多人起到了文学启蒙的作用。

  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博士生陈冠薇称,她曾经在北京大学学习过一段时间,在与大陆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她发现,两岸年轻人所喜欢的文学作品及其他一些流行文化是比较相像的。

  “两岸文化同根同源”,吕正惠认为,随着两岸之间文化交流活动越来越多,两地民众有了更多了解彼此的机会。活动期间,在看过丁玲作品《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的农场以及孙犁在白洋淀写作的环境之后,吕正惠表示,“看过实地之后再看作品,将有助于深刻理解大陆作家的作品”。

  “文化上的交流有助于增进了解,增进感情。”在如何增进两岸之间的文化交流上,吕正惠建议两岸民众应“多来往,互相多走走”。(高红超 李萌)

[责任编辑:陈宁]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